[发明专利]一种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5195.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侯庆;吴毅;杨根琪;翟亚雷;陈忠义;曾鹏;李刚毅;蓝善根;路代安;吴招弟;张国专;胡乃伟;徐博轩;雷甜;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Q50/26;G07C9/37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晟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3 | 代理人: | 李青松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办公 排放量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方法,涉及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技术领域;为了便于获取碳排放量信息;基于分析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基于门禁装置实现人脸识别,该门禁装置由摄像头、门禁屏幕、通信设备构成,门禁装置固定于墙上或用支架安装于闸机上,识别模块基于门禁装置向系统传输人员进入或离开的信号;插座控制模块,插座控制模块基于识别模块传输的信号,对相应工位的智能插座进行自动控制。本发明区别于当前获取碳排放量的复杂工序,实现了门禁与插座的智能联动,并通过用电量统计计算精确到个人的碳排放量,省去了测量的复杂步骤以及专属仪器,大大降低测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园区已成为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环保节能方面的考虑,对园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进行合理的管控,更能符合当前生态环保的工作要求。目前,园区的用电方面,常常会出现忘记关闭开关的现象,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有悖于环保的理念。从大的角度看,需要符合如今生态环保的发展趋势;从小的角度看,需要智能管控企业整体的能耗。如何智能判断人员在岗情况,从而控制每个工位的用电情况,进行节能减耗并计算出精确到个人的办公碳排放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051395.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插座安全控制系统、方法及安全插座。该发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插座的操作人进行识别,仅允许授权操作人开启插座功能,只有成功识别相匹配的授权操作人,遮挡在插座的插孔上的插孔遮挡模块才会移开,从而避免了由于对插座的误操作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该专利存在以下不足:无法实现门禁的联动并计算办公碳排放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碳排放量分析方法,基于分析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识别模块基于门禁装置实现人脸识别,该门禁装置由摄像头、门禁屏幕、通信设备构成,门禁装置固定于墙上或用支架安装于闸机上,识别模块基于门禁装置向系统传输人员进入或离开的信号;
插座控制模块,插座控制模块基于识别模块传输的信号,对相应工位的智能插座进行自动控制;
用电量监测模块,在智能插座被激活时,用电监测模块同时激活,并实时监测每个工位的具体用电量,在每日的固定时间点将前一日监测的数据输出;
数据中心模块,数据中心模块基于电脑主机储存人员信息,记录人员出入情况且实时监测人员在园区的情况,并接收用电量监测模块输出的数据,统计每日用电量。
优选的:所述门禁装置通过网线连接有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于电脑主机的信号传输端,电脑主机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有路由器,路由器与智能插座通过WIFI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装置在不使用时保持熄屏待机以节约用电;在监测到前方有人员停留时,自动激活,并打开门禁屏幕捕获人脸进行识别,将捕获到的人脸与系统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打开对应大门或闸机,并向系统传输人员进入或离开的信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座控制模块的具体控制方式为:插座控制模块获取到识别模块传输的人员进入的信号时,自动打开对应工位的智能插座,使其能正常供电;获取到识别模块传输的人员离开的信号且在半小时内无进入信号时,自动关闭对应工位的智能插座,断电以节约能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数据中心模块根据统计的用电量,利用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用电量(度)×0.7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站自动定位灭火系统
- 下一篇:设备租赁方法、储物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