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3529.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闪闪;徐伟;于震;王东旭;曲世琳;胡楚梅;张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环能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电暖器 系统 智能 控制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按照固定的周期实时采集人感信息、太阳总辐照度、电价、室温和风速;
设置风速判断裕度,若风速超出风速判断裕度则调整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
设置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并在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与所述太阳总辐照度的大小关系,发出辐射调节命令或完成调控命令;
在收到所述辐射调节命令或所述完成调控命令后,根据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和预设的太阳调整幅度更新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
识别当前电价所处的峰、谷、平时段,对所述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修正为下一时刻电暖器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电暖器设定温度,在用电谷时段,室温达到下一时刻电暖器设定温度时电暖器开启蓄热,直至电暖器蓄热部件温度达到蓄热阈值温度或谷时段结束;在用电峰时段和平时段,室温未达到下一时刻电暖器设定温度时,电暖器优先使用蓄热给房间供热,直至电暖器蓄热部件温度低于放热阈值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固定的周期实时采集人感信息、太阳总辐照度、电价、室温和风速,具体还包括:
设置采样周期,启动所有的传感器;
实时采集当前的人感信息;
实时采集当前的风速;
实时采集当前的太阳总辐照度;
实时采集当前的电价水平;
实时采集当前的用户房间的室内设定温度;
实时采集当前的每个房间的室温;
实时采集当前的蓄热组件温度、蓄热阈值温度和放热阈值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风速判断裕度,若风速超出风速判断裕度则调整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具体包括:
设置风速判断裕度,根据所述风速是否满足第一计算公式,若不满足则发出风力调节命令,若满足则将前一时刻的电暖器设定温度作为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
在收到所述风力调节命令后,根据前一时刻的电暖器设定温度利用第二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
所述第一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所述风速,预设的风速判断裕度;
所述第二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为前一时刻的电暖器设定温度,为预设的风速调整幅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并在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与所述太阳总辐照度的大小关系,发出辐射调节命令或完成调控命令,具体包括:
设置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
根据太阳总辐照度判断是否满足第三计算公式,若满足则不做调整,发出所述完成调控命令,若不满足则发出辐射调节命令;
所述第三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所述太阳总辐照度,为预设的太阳总辐照度的判断裕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用蓄热式电暖器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收到所述辐射调节命令或所述完成调控命令后,根据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和预设的太阳调整幅度更新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收到辐射调节命令,若收到且满足第四计算公式,满足发出太阳调节命令,否则发出所述完成调控命令;
若收到所述调控命令,则将所述当前的电暖器设定温度设置为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否则不做处理;
若收到所述太阳调节命令,则利用第五计算公式更新所述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否则不做处理;
所述第四计算公式为:
其中,
所述第五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预设的太阳调整幅度,为目标电暖器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环能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环能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5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