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3149.1 | 申请日: | 202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禹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3/34 | 分类号: | F16L5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杜文娟 |
| 地址: | 225403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天然气 管道 电磁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包括固定支板和管道本体,所述固定支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支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共同连接有支撑套,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周设置有电磁加热环,且管道本体与电磁加热环之间固定有绝缘层,所述电磁加热环的外周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与支撑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脚上安装有第一接头。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脚、第一接头、第二固定脚、第二接头、弹性导线、导电接头、永磁块等装置,在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电磁换热作业时,不需要受到电磁换热器规格的限制,适用于远距离或较长管道的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储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
背景技术
气田的集气管线在秋冬季节常会形成水合物封堵,影响天然气的正常运输,而在低洼处管线增加升温设备,能够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管线压力过度增加,从而提高线路安全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集中调控管理模式也在油气管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调控中心可以对不同的天然气官网气源、压力、流量等数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达到统一规划、远程控制等目的。
电磁换热器是新兴的一种管道加热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电阻式加热方式,电磁换热器通过交变的磁场使容器金属部分产生涡流,热转化率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并且具有控温精确、故障率低等优点,但电磁换热器的主要输出部件是电磁加热环,常规的电磁加热环的长度受工艺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较长的天然气管道而言,电磁加热环无法将其完全覆盖,若增加电磁换热器的数量,则会存在多套控制组件,还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连接,并且相邻两个电磁换热器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较为单一,用传统的螺栓、法兰等配件固定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操作不够简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电磁加热器不适用于较长的管道,并且相邻两个电磁加热器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单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型天然气管道电磁换热器,包括固定支板和管道本体,所述固定支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支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共同连接有支撑套,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周设置有电磁加热环,且管道本体与电磁加热环之间固定有绝缘层,所述电磁加热环的外周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与支撑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脚上安装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固定脚上安装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均与电磁加热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脚远离第一固定脚的一侧嵌设有转接套,且第二接头延伸至转接套内,所述转接套内设置有抗扰组件。
进一步,所述抗扰组件包括环形绝缘板和滑动板,所述环形绝缘板的中部固定有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连接有弹性导线,所述滑动板与转接套的内壁滑动相接,所述滑动板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口,且环形口的内径大于环形绝缘板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转接套远离第二接头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滑动板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永磁块,所述滑动板与转接套之间密封设置有两个定向伸缩气囊,两个所述定向伸缩气囊的中轴线均与环形口的中轴线相平行,且两个定向伸缩气囊的位置均靠近连接口。
进一步,所述转接套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中空套筒,两个中空套筒均包括滑动密封安装的外筒、延长筒和内筒,两个所述外筒与转接套固定相连,两个所述内筒与环形绝缘板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转接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与连接口共轴,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囊体,所述密封囊体上等距压印有多个周向束层。
进一步,两个所述定向伸缩气囊均密封连通有主管道,两个所述主管道与密封囊体之间均连通有第一连接管道,两个所述主管道与位置相对应的中空套筒之间均连通有第二连接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禹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禹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
- 下一篇:洛伦兹规范下大地电磁法三维数值模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