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肢体固定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2934.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柳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B17/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陈玲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固定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的说一种肢体固定支撑装置,包括一对底座;底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板;底座靠近顶部的两侧均固连有一对连接座;弧形板与连接座滑动连接;底座顶部远离弧形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与连接座滑动连接;弧形板侧表面固连有若干对第一直杆;弧形滑轨的内侧表面固连有若干对第二直杆;第一直杆之间相对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柔性板;第二直杆远离弧形滑轨的一端的端面固连接第二柔性板;通过第一柔性板与第二柔性板转,从而贴合到患者肢体两侧的表面,完成对患者肢体的固定,同时弧形板与弧形滑轨固定后形成的整体仍能在底座顶面转动,方便患者旋转来调整肢体,低了患者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肢体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损伤正在日益增多,而在治疗的同时,为防止患者由于自身运动而导致受伤处出现二次伤害,就需要一种固定装置对患者的肢体加以固定支撑,来限制其活动。
现有技术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公开号为CN111759617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肢体固定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吊挂部,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与底座组成可容纳患者腿部的空间;第一扎带和第一扎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吊挂部和第二吊挂部连接;第二扎带和第二扎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连接,第二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之间设有凹陷部,第一吊挂部可绕连接部运动并嵌入凹陷部中从而使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分别卷成环状,由此便可将患者肢体周围对肢体包围固定,并使肢体悬空。
上述发明中通过第一扎带和第一扎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吊挂部和第二吊挂部连接;第二扎带和第二扎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连接,第二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之间设有凹陷部,第一吊挂部可绕连接部运动并嵌入凹陷部中从而使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分别卷成环状,由此便可将患者肢体周围对肢体包围固定,但如此固定,完全限制患者着的肢体的运动,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不利于患者的休息。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肢体固定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肢体固定支撑装置,包括一对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底座靠近顶部的两侧均固连有一对连接座;所述弧形板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弧形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与连接座滑动连接,且弧形滑轨与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侧表面固连有若干对第一直杆;所述弧形滑轨的内侧表面固连有若干对第二直杆;成对所述第一直杆的间距小于成对第二直杆的间距;所述第一直杆之间相对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柔性板;所述第二直杆远离弧形滑轨的一端的端面固连接第二柔性板;工作时,患者的肢体受到伤害,而导致骨折或形成创口时,可使用本发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医生首先将弧形板与弧形滑轨,沿着底座的底面,向着底座的两侧滑动,从而使弧形板与弧形滑轨的顶部相互分离,此时医生将患者肢体需要固定位置,放入第一柔性板与第二柔性板之间,再转动弧形板与弧形滑轨,使其顶部相向转动并固定,再通过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分别带动第一柔性板与第二柔性板转,从而贴合到患者肢体两侧的表面,完成对患者肢体的固定,由此既方便了医生对患者受伤部位的治疗,又防止患者自身的运动,而造成创伤处二次伤害,同时弧形板与弧形滑轨固定后形成的整体仍能在底座顶面转动,方便了患者旋转来调整肢体,以适配不同的躺姿和坐姿,进而降低了患者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2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