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支付和理赔的稳价保供整体解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2716.1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聂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G06Q40/0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阚恭勇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支付 理赔 稳价保供 整体 解决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支付和理赔的稳价保供整体解决方法,属于信息化技术领域,主要环节包括智能电子秤电子支付并上传订单交易数据、理赔处理、零售企业信息查看。通过支付企业采购智能电子秤发放给零售企业,支付企业通过支付手续费分担电子秤采购成本,形成良性循环,把更多的零售企业纳入到稳价保供体系内。运营管理系统通过发布商品倡议价控制价格的稳定性。零售企业售卖商品价格须低于运营管理系统发布的倡议价。同时低于正常售卖价格的补偿资金以理赔的形式发放到零售企业,保障零售企业的企业利润。通过引入支付与理赔模式解决零售企业加入稳价保供体系动力不足且商品定价较高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智能电子秤、移动支付、自动理赔等技术应用到商品稳价保供体系内,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支付和理赔的稳价保供整体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稳价保供体系为零售企业自行采购智能电子秤且对售卖商品进行自行定价方案。由于智能电子秤采购成本相对较高,零售企业商品定价较低会影响利润,导致零售企业加入稳价保供体系动力不足。同时,由于零售企业实行商品自行定价,商品定价较高且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支付和理赔的稳价保供整体解决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支付和理赔的稳价保供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环节包括智能电子秤电子支付并上传订单交易数据、理赔处理、零售企业信息查看。
1)智能电子秤电子支付并上传订单交易数据过程分为电子支付和上传订单交易数据两部分。其中电子支付包括动态支付和静态支付。动态支付是商户每次进行订单结算时智能电子秤动态生产的支付二维码,此支付二维码对应的支付数据和订单是唯一绑定的,可唯一识别某笔交易。静态支付为放置在商户摊位前的静态支付二维码,此二维码未和商户订单数据进行绑定。商户扫码支付时,将支付信息上传至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调用第三方支付服务完成支付。同时,运营管理平台采用动态匹配算法将静态支付二维码的支付信息和智能电子秤订单交易数据进行匹配。具体算法为设置一个时间阈值t,一个价格阈值p,将某商户静态支付信息与上传的订单交易信息,按照时间阈值t和价格阈值p动态匹配。在时间阈值t和价格阈值p之内匹配到的支付数据和订单数据按照支付时间和订单交易时间最近原则进行绑定。因此动态匹配算法的匹配率和正确率是成反比的,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动态调整t和p的值,达到符合要求的匹配率和正确率。通过动态支付和静态支付,绑定商户订单交易数据与支付数据预防商户出现大面积订单交易数据造假行为。
上传订单交易数据为智能电子秤通过运营管理平台接收订单交易接口传输订单交易数据到运营管理平台。
2)理赔处理主要分为商户匹配理赔基础信息、运营管理平台接收理赔系统理赔信息、运营管理平台向理赔系统推送交易加权数据
商户匹配理赔基础信息,将运营管理系统中的商户信息与理赔系统中的商户信息进行匹配,主要是为运营管理系统中的商户ID与理赔系统商户ID进行匹配,解决两套系统中商户基础信息不一致问题。
运营管理平台接收理赔系统理赔信息主要是理赔系统将商户理赔信基础息包括理赔单号、商户名称、凭证类型、签单日期、理赔开始日期、理赔结束日、理赔商品品类期通过接口推送到运营管理平台。
运营管理平台向理赔系统推送交易加权数据主要是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接收到的理赔信息匹配商户订单交易数据并将加权交易数据推送至理赔系统。加权数据分为加权重量和加权价格,加权重量为计算商户订单交易数据低于倡议价的理赔商品实际销售量求和,加权价格为实际交易价格(总金额/总重量),将实际销售量、实际销售价格、商户名称、商户证件号、理赔品类推送到理赔系统。由于涉及到商户订单交易数据补传期限为3天,因为需要每天将所有商户近4天的加权交易数据全部推送到理赔系统。理赔系统基于加权数据计算理赔信息。
3)零售企业信息查看主要依托于微信小程序查看理赔数据,包括理赔时间、理赔金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2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