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电池状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81501.8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麒米;滕国鹏;王超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支宇鑫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电池 状态 检测 设备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池状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移动式电池状态检测设备包括:电性能检测模块,信号模拟模块,继电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电性能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待测电池包发送电性能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电性能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所述信号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模拟信号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所述继电器模块,用于基于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继电器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继电器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包发生故障时,电池包的数据读取和故障分析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电池状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车的使用性能。当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包发生故障时,相关技术中通常基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存储的电池参数信息并通过人工经验进行分析,或通过万用表来读取电池包的数据进行分析,上述方式会导致电池包的数据读取和故障分析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通信装置、状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能够解决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包发生通信类或者BMS故障时,电池包的数据读取和故障分析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通信装置,包括:电性能检测模块,信号模拟模块,继电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电性能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待测电池包发送电性能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电性能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所述信号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模拟信号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所述继电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继电器检测参数,并接收所述继电器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性能检测模块,信号模拟模块继电器模块和通信模块集成为电池通信装置,基于电池通信装置向待测电池包发送检测参数,并接收检测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来判断电池包或BMS是否出现故障,无需占用产线的专用电池包分析通道即可读取电池包的数据和故障代码,提高电池包的数据读取和故障检测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性能检测模块包括高压接口和高压互锁接口;所述高压接口,用于将高压电源接入所述待测电池包;所述高压互锁接口,用于诊断所述待测电池包所在的用电装置的高压互锁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高压接口可以为待测电池包提供高压测试环境,通过设置高压互锁接口可以判断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的高压互锁检测是否正常,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小,普适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性能检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参数中的电流参数信息,诊断所述待测电池包中的电流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和/或,温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控所述待测电池包中的温度。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流检测单元可以有效判断待测电池包中的电流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监控待测电池包中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模拟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下电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上下电模拟信号,并接收所述上下电模拟信号对应的响应参数;唤醒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唤醒模拟信号,并接收所述唤醒模拟信号对应的响应参数;碰撞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待测电池包发送碰撞模拟信号,并接收所述碰撞模拟信号对应的响应参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下电模拟单元可以有效判断待测电池包的上下电功能是否正常,通过设置唤醒模拟单元可以有效待测电池包的用电唤醒功能是否正常,通过设置碰撞模拟单元可以有效判断待测电池包所在的用电装置发生碰撞时的功能是否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1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