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柴油循环脱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1439.2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8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危建波;简仲明;杨佳;何文辉;郑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2 | 分类号: | C10G7/02;C10G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许东辉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沥青 装置 开工 柴油 循环 脱水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溶剂脱沥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柴油循环脱水的方法。本发明将柴油加入原料缓冲罐,在原料泵的作用下,柴油依次经过加热单元、脱水单元及冷却单元后回到原料缓冲罐,从而形成柴油循环,之后对循环中的柴油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过程中会把少量柴油轻组分和水蒸气一同蒸发出来,并排放到低压瓦斯系统,避免将少量柴油组分直接排放的大气中而造成污染;本发明还通过向所述脱水单元的顶部充入氮气,使脱水单元在形成柴油循环和柴油循环脱水处理的全过程中维持稳定的压力,柴油流经脱水单元,利用自压回到原料缓冲罐内,不需要开启脱水单元底部的塔底泵,避免塔底泵开启后出现抽空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溶剂脱沥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柴油循环脱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溶剂脱沥青装置是用于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渣油中出去胶质和沥青,在制取脱沥青油的同时生产石油沥青的一种石油产品精制的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包括原料缓冲罐、加热单元、脱水单元及冷凝单元,在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过程前,首先需要对装置的低压系统管线进行蒸汽贯通试压,在蒸汽试压后,系统管线中及装置内部存在较多的蒸汽冷凝水,此时需要引入柴油,建立柴油循环并进行升温脱水,利用柴油初馏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特点,在汽提塔中将水分分离脱除,在柴油脱水干净后,才能引入减压渣油进一步升温,以满足装置投料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柴油循环脱水方法是:将汽提塔顶直通大气,将汽提塔进料温度控制到100℃以上,从而将柴油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一方法存在如下弊端:(1)脱水过程中会把少量柴油轻组分一同蒸发出来,并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排放的大气中有机污染物(VOCs)超标,不能满足当前环保要求;(2)由于汽提塔顶直连大气,汽提塔压力为常压,塔底泵极易抽空,容易造成汽提塔冲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柴油循环脱水的方法,能有效脱除溶剂脱沥青装置内的水分,脱水过程中少量的柴油轻组分和水蒸气一起排放进行低压瓦斯系统,避免直接排放至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柴油循环脱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柴油加入原料缓冲罐,原料缓冲罐的柴油由原料泵输出后依次流经加热单元、脱水单元及冷却单元后回到原料缓冲罐,形成柴油循环;
(2)形成柴油循环后开始进行柴油循环脱水处理,利用加热单元对循环的柴油进行加热处理,利用脱水单元对循环的柴油进行脱水处理获得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气相组分经管道排入低压瓦斯系统,利用冷却单元对所述液相组分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相组分回到原料缓冲罐。
在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装置低压系统管线进行蒸汽贯通试压,在蒸汽试压后,装置管线及各单元设备内部存在较多的蒸汽冷凝水。将柴油加入原料缓冲罐,在原料泵的作用下,原料缓冲罐的柴油由原料泵输出后依次流经加热单元、脱水单元及冷却单元后回到原料缓冲罐,从而形成柴油循环,柴油通过循环回路形成柴油循环,之后对循环中的柴油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过程中会把少量柴油轻组分和水蒸气一同蒸发出来,并排放到低压瓦斯系统,避免将少量柴油组分直接排放的大气中而造成污染,脱水单元底部的液相组分经冷却后回到原料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利用管道将原料缓冲罐的顶部与低压瓦斯系统的进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步骤(1)形成柴油循环时,原料缓冲罐的液位为40~70%,所述脱水单元的液位为40~70%。
优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向脱水单元充入惰性气体,使脱水单元内的压力在形成柴油循环的过程中维持在0.2~0.3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向脱水单元充入惰性气体,使脱水单元内的压力在柴油循环脱水处理过程中维持在0.2~0.3MPa。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1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输入设备上集成滑动和触摸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运输用集装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