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1227.4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如中;马澍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7/00 | 分类号: | B01J7/00;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时修丽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用 氧气 再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包括氧气再生装置壳体,所述氧气再生装置壳体的上部设有氧气收集腔,氧气收集腔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氧气收集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套接有聚集管,聚集管的左侧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氧气存储罐,氧气存储罐上通过氧气管固定连接有供氧接口;所述氧气再生装置壳体内固定套接有隔断,隔断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槽。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通过多种搅拌以及震荡的配合,能够大大促使氧气再生药液与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反应,进而可以加快制氧反应的速度,有利于使得制氧反应的效果更高效、更佳,确保了氧气再生的效率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气再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再生装置亦称“空气再生装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证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器材。主要用于防毒工事和舰船中以及火灾中应急逃生等等;通常由壳体和药箱两部分组成;平时,生氧药剂密封储存在药箱内,使用时取出插入壳体即可。
如现有技术CN201821121877.6公开了一种氧气再生药箱和氧气再生装置,氧气再生药箱包括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多个具有六边形的轮廓的蜂巢管,其中壳体在相对的两侧是开放的以实现在壳体内的空气穿流,蜂巢管沿着空气穿流的方向布置并且相对于空气穿流的方向横向成排地布置在壳体中,对应于成排蜂巢管设有穿过蜂巢管的中心延伸的支撑杆,在每个蜂巢管中同心地容纳有药粒容纳管,在该药粒容纳管中容纳有用于氧气再生的药粒。通过对氧气再生药箱中的氧气再生药粒接触的空气流动进行了优化,从而能够稳定氧气再生药粒的反应速度和避免过多水气对药粒反应效果的干扰,使装置即使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然而,目前的氧气再生装置在应急使用过程中,其氧气再生药箱中的氧气再生药液难以与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反应,从而导致氧气再生反应的速度较慢,造成对药液与二氧化碳空气之间的反应不充分,最终使得药液制氧反应的效果不佳,影响氧气再生的效率及效果。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急用氧气再生装置,包括氧气再生装置壳体,所述氧气再生装置壳体的上部设有氧气收集腔,氧气收集腔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氧气收集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套接有聚集管,聚集管的左侧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氧气存储罐,氧气存储罐上通过氧气管固定连接有供氧接口;
所述氧气再生装置壳体内固定套接有隔断,隔断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槽,位于通槽外侧的隔断底部固定安装有药液制氧反应箱,药液制氧反应箱的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上输出轴转动延伸至药液制氧反应箱内并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分层设置的搅拌杆,上下相邻的搅拌杆之间还设置有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的螺旋交换叶片,且螺旋交换叶片的螺旋输出方向为由下向上设置;
双轴电机的下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左侧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上固定套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底端转动安装于氧气再生装置壳体的底部内壁上;隔断的左端内部设有传动腔,且转杆的顶端转动延伸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顶部盘面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轴,偏心轴上通过转动连杆转动连接有横向活动杆;隔断的右端内部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横向活动杆的右端贯穿于通槽并延伸至滑动腔内,且横向活动杆的右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横向活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多个搅动架,且多个搅动架的顶端均延伸至通槽的上方;
药液制氧反应箱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吸气泵,吸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顶端延伸至药液制氧反应箱内并固定安装有打泡器,打泡器为空结构,且打泡器上设置有多个打泡孔;吸气泵的吸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右端延伸至氧气再生装置壳体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用于二氧化碳吸收过滤的二氧化碳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搅动架上开设有滑动通孔,滑动通孔内滑动套设有中心轴,且中心轴固定安装在氧气再生装置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1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