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0115.7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绍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普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5/02 |
代理公司: | 绍兴暨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72 | 代理人: | 蒋超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钢骨 聚乙烯 塑料 复合管 | ||
本发明属于复合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本发明,包括钢板管主体,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内设有聚乙烯塑料管体,所述的钢板管主体与聚乙烯塑料管体相紧贴配合。本发明在注塑成型聚乙烯塑料管体过程中,直接在注塑件外侧套设钢板管主体,对整个聚乙烯塑料管体形成包裹,由于内压对塑料收缩率产生的变化,直接被顶在钢板上,融料会进入至防收缩连接组件内,与钢板管主体相连接,形成抱紧作用,因此管件的内压可达到保证,防止出现收缩现象,减少钢板管主体与聚乙烯塑料管体之间连接处的间隙,钢板管主体直接设置于模具内部,无需将整个抽芯(非常大)移出注塑机来装钢板,节约工时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是钢板打孔后包塑形成高内压强度的管件,但由于钢板与塑料的收缩率差异大,导致塑料冷却后与钢板连接存在间隙的问题,并且钢板用于注塑时需要整个钢板套在模具抽芯上,每次注塑浪费大量精力。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可防收缩、减少钢板管主体与聚乙烯塑料管体之间连接处的间隙、节约工时提高效率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十分有必要。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申请号:201610336520.9],由若干段复合管组件依次通过电热熔接头以熔接的形式相互连接而成整体管,每段复合管组件均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两层以上的塑料管相互包覆而成,相邻两层塑料管之间设置有钢丝网骨架,钢丝网骨架与塑料管之间通过粘结层粘接为一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包括钢板管主体,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内设有聚乙烯塑料管体,所述的钢板管主体与聚乙烯塑料管体相紧贴配合,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内设有防收缩连接组件,所述的防收缩连接组件与聚乙烯塑料管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内还设有内嵌式抗震件,所述的内嵌式抗震件与防收缩连接组件交错设置。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防收缩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钢板管主体内的若干防收缩融料通道,所述的防收缩融料通道与聚乙烯塑料管体相连,所述的防收缩融料通道远离聚乙烯塑料管体一端设有填充密封部,所述的填充密封部与防收缩融料通道相连。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填充密封部包括设置于防收缩融料通道远离聚乙烯塑料管体一端处的横向扩充密封腔室,所述的横向扩充密封腔室与防收缩融料通道相连,所述的横向扩充密封腔室的中心线与防收缩融料通道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防收缩融料通道侧部设有连接扩口,所述的连接扩口与防收缩融料通道相连通设置,所述的连接扩口与横向扩充密封腔室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内嵌式抗震件包括设置于钢板管主体内的若干中空腔室,所述的中空腔室内设有抗震支架件,所述的抗震支架件与钢板管主体相抵接配合。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抗震支架件包括设置于中空腔室内的横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和纵向碳纤维复合支杆,所述的横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和纵向碳纤维复合支杆相配合形成十字支架状,所述的横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和纵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分别与钢板管主体相抵接配合。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横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内设有若干第一支杆通孔,所述的纵向碳纤维复合支杆内设有若干第二支杆通孔。
在上述的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中,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内设有辅助填充连接部,所述的辅助填充连接部与防收缩融料通道交错设置,所述的钢板管主体外壁处设有减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普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普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0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视系统中的更新的分析程序的验证
- 下一篇:一种钢构制抗风型厂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