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肺损伤术后胸膜腔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6807.4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慧;张生茂;于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准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1 | 代理人: | 陈小佳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术后 胸膜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肺损伤术后胸膜腔引流装置,包括胸腔引流管和负压引流控制器,胸腔引流管插接于负压引流控制器上,胸腔引流管通过数据连接线与负压引流控制器连接,所述胸腔引流管由引流管和可视化压力监测导管组成,负压引流控制器中固定有负压缓冲瓶、负压抽吸泵、继电器、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蓄电池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负压抽吸泵连接,负压抽吸泵通过连接管与负压缓冲瓶连接,负压缓冲瓶上固定有气压传感器,引流导管的顶部固定有防逆流组件。该装置利用微孔摄像头实时监测胸腔引流管的前端插入情况进行定位,其还可对胸膜腔内的负压进行实时监测,防止肺部在持续负压吸引下发生拉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肺损伤术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肺损伤术后胸膜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肺损伤主要病因是肺部外伤,如交通事故引起,包括肺裂伤、肺挫伤和肺冲击伤,肺裂伤伴随脏层胸膜裂伤者会发送血气胸,肺挫伤大多为钝性暴力致伤,在伤后炎症反应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冲击伤则由爆炸阐述的高压气浪或水波浪冲洗损伤肺组织。肺损伤术后,胸膜腔中往往会出现气胸和胸腔积液问题,为了维持胸膜腔内的负压状态,往往需要将胸膜腔内的气体和积液引流出体位,以维持肺部的正常扩张,防止肺部不张的问题发生。
目前,胸膜腔闭式引流可将胸膜腔内的气体和积液引出体位,而胸腔闭式引流常用的器械包括胸腔引流管、三腔引流瓶和负压机,胸腔引流管一端插入胸腔内,另一端连接至三腔引流瓶伤,负压机连接至三腔引流瓶上,通过负压机来制造三腔引流瓶内的负压状态,三腔引流瓶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或者积液引流至患者的体位。在胸腔引流时,患者需要采取半坐卧位完成引流。
然而,当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存在以下问题:1、插胸腔引流管时需要借助胸部CT对胸腔引流管的前端进行定位,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同时医务人员和患者也受到了辐射的损伤;2、引流的过程中无法监测腹膜腔内的压力状态,需要反复拍摄胸部CT以确定是否需要取出胸腔引流装置;3、无法监测腹膜腔内的压力状态,负压机设定的负压过大会造成肺部的拉伤;4、由于现有的负压机体积较大,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无法对接负压机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负压引流;5、现有的胸腔引流管无法抗返流,当患者在呼气时,腹膜腔内气压突降,引流瓶中的引流液会从胸腔引流管回流至前端甚至胸膜腔中,导致胸膜腔内返流感染;6、更换引流瓶时,需要对胸腔引流管夹闭操作以防止空气经引流管进入胸膜腔中,增加了操作的步骤,且夹闭不紧密时仍然存在空气进入胸膜腔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肺损伤术后胸膜腔引流装置,该装置利用微孔摄像头实时监测胸腔引流管的前端插入情况以及胸膜腔内的积液吸引情况,无需借助胸部CT进行插入定位;同时该装置还可对胸膜腔内的负压进行实时监测,在负压值稳定在正常的负压值时即可智能断开负压吸引机构的负压开关,防止肺部在持续负压吸引下发生拉伤的问题;该装置内置微型的负压吸引机构,不需外接传统的负压吸引机,可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随时随地的进行负压引流,加快胸膜腔内的空气和积液的引流进程;同时本装置的胸腔引流管具有抗返流的功能,可防止引流液回流至胸膜腔中,且在更换引流液收集瓶时无需对胸腔引流管进行夹闭操作即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中,更换引流液收集瓶更加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研究所),未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6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电源芯片
- 下一篇:流式细胞仪用自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