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烟雾化器、雾化芯及方法和雾化芯导油基体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3005.8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彪;夏友银;刘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江精创注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42;A24F40/10;A24F40/48;A24F40/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2 | 代理人: | 黄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塘家社区东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G栋厂房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烟雾 雾化 方法 芯导油 基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雾化芯导油基体,所述雾化芯导油基体为玻璃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雾化芯导油基体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普通玻璃代替其他材质作为雾化芯导油基体的材质,通过在玻璃上加工数量较多的通孔,同时配合在玻璃表面以组装方式安装的雾化芯发热元件,以确保储油腔内的烟油可顺畅通过玻璃上的通孔,稳定流向雾化芯发热元件的表面,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雾化芯及方法和雾化芯导油基体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雾化电子烟生产、销售,已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满足了国际市场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型烟草消费需求,对此,国家已正式出台了相关管理和指导意见,使电子烟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整个电子烟雾化器装置中,雾化芯组件是电子烟雾化器装置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在用户使用时,通过雾化芯通电发热原理,将液态烟油高温雾化成烟雾,再通过特殊的烟气通道送入到消费者口中,以代替传统烟草,让消费者体验到全新的吸食乐趣。目前,行业内通用的雾化芯导油基体材质,主要采用的是两大类:一是棉纤维或其他纤维,二是多孔陶瓷。这两种材质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隐患:一是以棉纤维或其他纤维为基体的雾化芯,当消费者使用到一定阶段、雾化器内的烟油已经较少而导致棉纤维表面烟油不足的时候,雾化芯上的发热元件在高温发热时,可能存在将棉纤维或其他纤维物质烧焦、进而产生烧糊味道的隐患,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二是以多孔陶瓷为基体的雾化芯,也有两个主要隐患:首先,是在陶瓷浆料成型过程中,必须使用石蜡、造孔剂等辅助成分,即使经过了高温长时间排蜡及烧结工序,但还是存在有石蜡、造孔剂等矿物粉残留于陶瓷中的风险,消费者在使用时,雾化芯的高温可能会继续释放出一定的石蜡味道,会影响消费者吸食烟油雾化所产生的原本口味。其次,多孔陶瓷基体内存在的众多导油小孔,都是依靠石蜡和其他造孔剂等多种物质在陶瓷烧结过程中通过高温燃烧、蒸发、气化、排出等方式形成,这种工艺就根本决定了每个陶瓷基体中的导油小孔的数量、孔的大小、孔的排列方式、孔与孔之间的间隙等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而且其内部,还有可能存在盲孔现象。因此,这种工艺生产的雾化芯,即使陶瓷基体的生产工艺完全相同,但在实际使用中,烟油的雾化口味、雾化速率、烟雾量的大小总会存在一定差别,不利于提升消费者迈向更高层面的吸食体验和享受。因此,就有必要重新设计雾化芯,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内当前存在不足或隐患,确保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雾化芯及方法和雾化芯导油基体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雾化芯的制作方法,准备玻璃材质的雾化芯导油基体和雾化芯发热元件,将玻璃材质的雾化芯导油基体与雾化芯发热元件组装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玻璃材质的雾化芯导油基体与雾化芯发热元件上下层叠组装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准备雾化芯支撑架,将雾化芯支撑架与玻璃材质的雾化芯导油基体与雾化芯发热元件一起组装,按照雾化芯导油基体、雾化芯发热元件、雾化芯支撑架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方式组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芯导油基体为耐高温的玻璃片,所述雾化芯导油基体的厚度介于0.05mm至2.0mm之间,所述雾化芯导油基体上设有通孔,作为储油腔内的烟油流向雾化芯发热元件表面的通路,所述通孔至少有两个且均布在所述雾化芯导油基体上,所述通孔的直径介于0.01mm至0.2mm之间,所述雾化芯发热元件为网格状金属薄片电阻元件,其上设有两个电极针接触点,所述雾化芯支撑架上设有出烟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芯导油基体的制作方法,准备玻璃基体;在玻璃基体上加工出通孔,作为储油腔内烟油流向雾化芯发热元件表面的通路,所述通孔至少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通孔的加工采用激光加工或蚀刻加工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江精创注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江精创注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3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