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操作决策的预警方法、系统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2068.1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宇;曾啸;陈霖;李迪;刘淡冰;陈兆炜;蚁殷翔;黄嘉明;胡欣欣;王亚迪;苗浩;刘锦湖;王强;徐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玲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操作 决策 预警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操作决策的预警方法、系统和设备,方法包括:当摄像头接收到触发信息时,采集待监测电缆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匹配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并将监控代码转换为信息元;通过预设的规则引擎对信息元的每个决策规则进行条件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执行决策规则关联的多个配置动作并通过摄像头获取动作执行数据;通过规则引擎对动作执行数据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预警信息并输出。解决了现有的声纹识别技术在面对环境噪声干扰时,声纹识别的性能会大大下降,造成监测结果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待监测电缆通道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营能力,减少电缆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操作决策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操作决策的预警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电力或信息运输的常见设施。目前,为了较好的对电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电缆更好的运行维护效果,电缆的运维设置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智能电缆通过相关运行状态的检测设置,可以实现对电缆的电压、电流、局部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甚至可以监测电缆故障,以此可较好地实现对电缆的运行管理,优化电缆的运维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摄像头采集电缆周边环境信息,信息获取较为及时,但上述方法往往需要人员实时监控,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大且须在视野较为开阔的位置使用。
为此,现有的预警方法是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利用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对施工声音可能造成地埋光缆遭受破坏的开挖活动的声指纹进行实时检测和预警,但上述方法中在面对环境噪声干扰时,声纹识别的性能会大大下降,造成监测结果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操作决策的预警方法、系统和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声纹识别技术在面对环境噪声干扰时,声纹识别的性能会大大下降,造成监测结果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缆操作决策的预警方法,应用于信息控制系统,所述信息控制系统包括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摄像头接收到触发信息时,采集待监测电缆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
匹配所述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并将所述监控代码转换为信息元;
通过预设的规则引擎对所述信息元的每个决策规则进行条件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执行所述决策规则关联的多个配置动作并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动作执行数据;
通过所述规则引擎对所述动作执行数据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预警信息并输出。
可选地,所述信息控制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所述匹配所述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并将所述监控代码转换为信息元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环境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监控代码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所述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则将所述监控代码转换为信息元;
若匹配不到所述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则响应输入的新增代码,将所述新增代码作为所述环境信息对应的监控代码,并转换为信息元。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的规则引擎对所述信息元的每个决策规则进行条件匹配的步骤,包括:
将全部所述信息元缓存至预设的信息队列;其中,所述信息队列,用于提供所述信息元至所述规则引擎;
按照预设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将所述信息元输送至所述规则引擎;
通过将所述信息元的每个决策规则对应的规则条件与所述规则引擎的规则库中对应的规则条件进行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跳转执行所述按照预设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将所述信息元输送至所述规则引擎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2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