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灵活拆装护套的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5924.0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4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于凤;石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于凤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3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灵活 拆装 护套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灵活拆装护套的电缆,属于电缆领域,在安装前,将可能发生拖拽的电缆本体外安装夹臂以及多个外绕护杆,从而对裸露的电缆本体形成环形保护护套,另外,根据环境的变化,可选择性的设置外绕护杆的个数以及分布密度,进而使对电缆保护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广,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保护电缆不易受到安装时拖拽的影响,另外在局部受到较大的弯折力时,外绕护杆中部快速膨胀,在电缆表面形成气囊,一方面提高对电缆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效提醒工作人员关于电缆的意外受力部分;在安装后,可根据裸露的部分,适应性拆除多余的保护护套,根据需要保留部分护套,保护裸露的电缆不易因意外拉扯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灵活拆装护套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
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电缆总会受到拖拽而磨损,尤其是在环境复杂的室外安装时,受到拖拽磨损的情况更加严重,并且在安装后,存在部分电缆裸露在外的情况,其容易受到意外拉扯,而发生弯折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容易出现电缆破裂漏电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灵活拆装护套的电缆,在安装前,将可能发生拖拽的电缆本体外安装夹臂以及多个外绕护杆,从而对裸露的电缆本体形成环形保护护套,另外,根据环境的变化,可选择性的设置外绕护杆的个数以及分布密度,进而使对电缆保护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广,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保护电缆不易受到安装时拖拽的影响,另外在局部受到较大的弯折力时,外绕护杆中部快速膨胀,在电缆表面形成气囊,一方面提高对电缆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效提醒工作人员关于电缆的意外受力部分;在安装后,可根据裸露的部分,适应性拆除多余的保护护套,根据需要保留部分护套,保护裸露的电缆不易因意外拉扯而损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灵活拆装护套的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两个相互对应并套设在电缆本体外的限定环以及多个安装在两个限定环之间的外绕护杆,所述限定环包括上弹连层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弹连层左右两端的两个夹臂,所述夹臂底部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夹臂包括定杆段以及固定连接在定杆段下端部的变径段,两个所述变径段相互靠近的端面相互接触,且固定板连接在定杆段上,所述定杆段左右两外端均开凿有多层槽,所述多层槽包括内限球槽、外过杆槽以及进球槽,所述内限球槽位于外过杆槽内侧,进球槽分别与内限球槽和外过杆槽垂直并连通,且进球槽位于内限球槽下方的边缘处,所述进球槽口部卡接有堵块,通过所述进球槽向内限球槽内填充有多个限杆球,所述外绕护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两个内限球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限球槽以及进球槽的截面内径均与限杆球保持一致,且内限球槽截面内径大于外过杆槽截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绕护杆包括弹性杆部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杆部两端的两个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内限球槽相匹配,弹性杆部与外过杆槽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绕护杆安装到两个限定环之间时,相邻两个外绕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外绕护杆的个数通过改变相邻两个限位球之间限杆球的个数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杆段仅开凿一个多层槽,且同一个所述限定环上两个定杆段上的多层槽朝向相反,且相邻两个限定环之间的多个外绕护杆集中分布在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绕护杆包括两个外连杆、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外连杆相互远离一端的限位球以及设置在两个外连杆之间的弯胀囊,所述弯胀囊内固定连接有内互环杆,所述内互环杆内设有存液错位杆,所述弯胀囊内填充有产气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于凤,未经罗于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5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