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油管震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64298.3 | 申请日: | 2022-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东;王德刚;任建强;张力;冯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油管 震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油管震击器,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侧螺纹连接有压力筒,所述压力筒一侧螺纹连接有花键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螺纹连接有冲管,所述压力筒内部滑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外侧两端对向连接有两组活塞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壁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密封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连接板两面均螺栓连接有无线液体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密封环内的微型抽油泵和油管,在活塞油泄漏后,可以利用油泵将泄漏的液压油重新抽入到腔体内部,主动式的对泄漏液压油进行处理,避免了液压油在流失后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机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连续油管震击器。
背景技术
连续油管首次应用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62真正应用于石油工业。60-70年代处于探索阶段,80年代随着钢材材质的提高和连续油管制造工艺的重大革新,以及连续油管设备作业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连续油管工作性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而今,连续油管技术在国外已在石油勘探多个领域推广使用。
专利号CN202110035642.5,公开了一种连续油管用液压双向震击器,包括下接头,转换接头,液压油缸,黄油缸,缸盖,上接头,芯轴,震击活塞,并帽,防松螺钉,连接短节,下活塞,上活塞,密封件,O型密封件,防尘圈,O型密封圈,金属密封组件,注油孔,所述下接头,转换接头2,液压油缸,黄油缸,缸盖连接为一体,形成外壳部分,芯轴,震击活塞8,并帽,连接短节,上接头连接为一体式,形成芯轴部分,震击活塞实现全金属密封,下击或上击时液压油只能通过节流孔,液压油腔室设计有下活塞,黄油腔室下部有上活塞,有效平衡震击使的脉冲压力,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目前,现有的连续油管震击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连续油管震击器,虽然采用震击活塞实现全金属密封,提升了活塞的密封性,但是,金属活塞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受到腐蚀等情况的影响,还是会存在活塞液压油泄漏的问题,无法主动式的解决活塞液压油泄漏,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连续油管震击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油管震击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续油管震击器,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侧螺纹连接有压力筒,所述压力筒一侧螺纹连接有花键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螺纹连接有冲管,所述压力筒内部滑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外侧两端对向连接有两组活塞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壁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密封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连接板两面均螺栓连接有无线液体传感器;
所述密封环内部前后两侧和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壁密封连接有微型抽油泵,所述微型抽油泵两侧均连通有油管。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环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遇油膨胀橡胶。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花键筒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花键筒短节。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花键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注油孔丝堵。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筒一侧螺纹连接有上接头。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花键筒一侧螺纹连接有下接头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环与活塞接触一侧端面开设有螺旋毛细卸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连接板上的无线液体传感器,无线液体传感器会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当活塞存在液压油泄漏的问题后,无线液体传感器会检测到液压油,从而利用无线液体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外部,提示外界的工作人员活塞和密封环存在泄漏的问题,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2.本发明通过密封环内的微型抽油泵和油管,在活塞油泄漏后,可以利用油泵将泄漏的液压油重新抽入到腔体内部,主动式的对泄漏液压油进行处理,避免了液压油在流失后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