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286.0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诸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明远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52 | 分类号: | A61K47/52;A61K31/795;A61K41/00;A61P31/04;A61P31/10;B82Y5/00;B82Y40/00;C01G49/08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孙炜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类 阳离子 聚合物 修饰 fe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如式Ⅰ所述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式Ⅰ)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修饰在Fe3O4磁性纳米表面,得到如式Ⅱ所示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式Ⅱ)。本发明还提供了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运用。本发明提供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可以用于细菌/真菌富集、杀菌和清除生物膜,同时也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和粘附是导致人类生命健康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除致病性细菌危害之外,粘附在表层的细菌极易堆叠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伤口感染,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针对细菌致病性这一问题,抗生素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致病性危害,但抗生素的过度依赖和滥用导致细菌进化出了耐药性,甚至有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近年来,一直缺乏新的抗生素来对抗现有抗生素所造成的耐药性问题,若抗生素的使用不加以控制,最终传染病将再次成为威胁生命的疾病。阳离子聚合物模仿天然抗菌肽设计而成,因其膜破坏基质的光谱抗菌活性,故其产生耐药性的机会较少。但部分阳离子聚合物其杀菌速率较慢,耗时长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大因素。
此外,与生物膜感染有关的疾病比如结肠炎、牙龈炎和中耳炎等疾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据统计,人类所有微生物感染中有80%是由生物膜引起的。大多数游离细菌可以附着在表面上,聚集生长成多细胞群落,也就是生物膜的细胞外聚合物基质(EPS)。EPS由胞外多糖、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组成,构成细菌的保护性微环境,并促进细菌对外来抗菌药物产生强大的耐药性。因此,传统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的治疗效果显著下降,换言之,抗生素治疗于生物膜而言具有难渗透、高浓度等问题。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进步为细菌感染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其有限的穿透力仍是一大困处,故而开发有效治疗生物膜感染的新型抗菌纳米材料仍然是一个挑战。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因其超顺磁性、高比表面积和生物相容性而作为抗菌剂载体,与诸多抗菌剂连用均表现出优异的杀菌效果。在外部磁场作用下,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可以实现强大的穿透力,靶向进入生物膜。如Webster等人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于医疗器械相关感染的治疗,在外部磁场的帮助下,可穿透20μm厚的生物膜,进而导致生物膜厚度的细菌被完全消灭。这些研究表明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对抗生物膜感染方面具有极好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同,提供了一种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可以用于细菌/真菌富集、杀菌和清除生物膜,同时也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
如式Ⅰ所述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修饰在Fe3O4磁性纳米表面,得到如式Ⅱ所示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明远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明远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