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多材料增强的高韧性无机人造石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63130.0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群;王雯;郭栋;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28C5/00;B28B3/00;B28B1/087;C04B111/20;C04B111/28;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国君 |
| 地址: | 5235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材料 增强 韧性 无机 人造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多材料增强的高韧性无机人造石及其制造方法,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白水泥31.5%‑33.5%;填料剂6%‑6.5%;偏高岭土3%‑3.25%;硅灰3%‑3.25%;石英砂54.5%‑55.5%;还包括掺量为18%‑24%粉料总重的水,4%‑6.5%粉料总重的无机分散剂,0.5%‑1.5%粉料总重的纳米材料,4‰‑6‰的纤维。本发明使用纤维提高板材的整体性,使用纳米材料提高板材抵抗微裂纹的能力,使板材具有高韧性,板材切割时不会产生崩边掉角,运输不会产生断裂,施工时不会产生开裂现象等;具有超强的分散性,使材料混合更加均匀,降低吸水率,板材更密实;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耐候性、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多材料增强的高韧性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石通常是指人造石实体面材、人造石石英石、人造石岗石等。人造石类型不同,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无机人造石主要是使用水泥等无机粘结剂作为胶结材料,石英石、岗石及其他骨料作为填充材料生产的无机人造石材。有机人造石通常是以树脂作为胶凝材料,石英石、岗石及其他骨料作为填充材料生产的人造石材。
现有的无机人造石使用的无机胶凝材料以水泥为主,多采用普通PII42.5水泥,没有超细颗粒和纳米材料,颗粒级配较差,韧性差,脆性大,水胶比较高,因此强度比较低。普通无机人造石为提高材料韧性同时不影响表观,将材料分为多层,生产加工比较复杂;面层因为是装饰层,不能有纤维显露,所以面层配方比较单一,没有增韧材料,韧性较差。无机人造石目前工艺比较简单,以浇筑为主,导致板材吸水率高,脆性大,韧性差等。增韧手段单一,主要通过纤维进行增强,无法阻止微裂纹的产生,表面层没有使用增韧手段,韧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机人造石方料及其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多材料增强的高韧性无机人造石,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白水泥31.5%-33.5%;填料剂6%-6.5%;偏高岭土3%-3.25%;硅灰3%-3.25%;石英砂54.5%-55.5%;
还包括掺量为18%-24%粉料总重的水,4%-6.5%粉料总重的无机分散剂,0.5%-1.5%粉料总重的纳米材料,4‰-6‰的纤维。
进一步的,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白水泥31.8%-33.2%;填料剂6.17%-6.3%;偏高岭土3.1%-3.2%;硅灰3.1%-3.2%;石英砂54.9%-55.2%;
还包括掺量为19%-22%粉料总重的水,5.6%-7%粉料总重的无机分散剂,0.8%-1.2%粉料总重的纳米材料,4.6‰-5.5‰的纤维。
进一步的,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白水泥32.5%;填料剂6.25%;偏高岭土3.125%;硅灰3.125%;石英砂55%;
还包括掺量为20%粉料总重的水,5%粉料总重的无机分散剂,1%粉料总重的纳米材料,5‰粉料总重的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白水泥为42.5或者52.5级白水泥。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材料为纳米碳酸钙或纳米二氧化硅。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分散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采用玻璃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剂采用325目石英粉或200目碳酸钙粉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砂分为0.1-0.3mm、0.3-0.6mm和0.6-1.2mm三种粒级级配,按比例3:1.5:5.5搭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3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