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2221.2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4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靳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074;G06N3/08;H04L6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阳;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周期性向任务处理单元发送查询请求;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查询请求发送的各压缩任务的任务信息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其中,压缩任务及传输任务是任务处理单元接收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及对应的传输地址,将待传输文件拆分,得到多个待传输子文件,根据待传输子文件及传输地址创建的;根据自身状态参数、各压缩任务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在所有任务中确定目标任务;向任务处理单元发送目标任务的标识,并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目标任务的标识发送的目标任务;执行目标任务。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文件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在需要将占用内存较多的文件远程传输至其他设备时,通常采用文件传输系统进行传输。
现有技术中,文件传输系统在传输文件时,通常是采用单一的节点将一整个文件压缩后直接传输。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文件传输方法无法完全利用文件传输系统的文件压缩能力及带宽,导致产生文件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用以解决产生文件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代理单元,包括:
周期性向任务处理单元发送查询请求;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查询请求发送的各压缩任务的任务信息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其中,压缩任务及传输任务是任务处理单元接收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及对应的传输地址,将待传输文件拆分,得到多个待传输子文件,根据待传输子文件及传输地址创建的;根据自身状态参数、各压缩任务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在所有压缩任务和所有传输任务中确定目标任务;向任务处理单元发送目标任务的标识,并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目标任务的标识发送的目标任务;执行目标任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自身状态参数、各压缩任务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在所有压缩任务和所有传输任务中确定目标任务,包括:将自身状态参数、各压缩任务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输入预先接收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目标任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自身状态参数、各压缩任务及各传输任务的任务信息输入预先接收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目标任务之前,还包括:以预设时间为间隔,周期性向任务处理单元发送查询请求;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查询请求发送的各压缩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及各传输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其中压缩训练任务及传输训练任务是根据多个待传输子训练文件及对应的多个传输训练地址创建的,多个待传输子训练文件是任务处理单元接收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待传输训练文件及对应的多个传输训练地址,并将多个待传输训练文件拆分得到的;将各压缩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及各传输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及自身状态参数发送至模型训练单元,以使模型训练单元将各压缩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及各传输训练任务的任务信息及自身状态参数输入待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并得到目标训练任务,并将目标训练任务的标识发送至任务处理单元;接收任务处理单元根据目标训练任务的标识发送的目标训练任务;执行目标训练任务,并将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完成目标训练任务的子任务状态信息发送至模型训练单元,以使模型训练单元根据子任务状态信息,及任务处理单元发送的是否完成单个待传输训练文件对应的所有压缩任务和传输任务的主任务状态信息,计算待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评分,根据评分更新待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新的待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直至评分不再增加或接收到任务处理单元发送的训练结束信号,将待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为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其中,训练结束信号时任务处理单元在所有压缩训练任务及所有传输训练任务都完成时发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2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