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炸药卷装填炮孔机及装填气动控制系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4130.4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尧;胡洁;牛草原;张化廷;余方清;洪超;吴红波;孙宝亮;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10 | 分类号: | F42D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炸药 装填 炮孔机 气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炸药卷装填炮孔机及装填气动控制系统、方法,属于爆破装药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药卷晃斗,所述药卷晃斗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成“∧”型,本发明设置有两组推送槽架、第二气缸、增压腔筒等机构,即两组装填机构,当右边的炸药卷吹入炮孔中和左边将药卷推入增压腔筒后,再把左边的炸药卷吹入炮孔内,同时右边把炸药卷送入增压腔筒,循环交替,通过左右边的推料杆轮流交替将炸药卷送入各自的增压腔筒中,完成连续不间断的装药,提高其装药效率,同时通过将第二气缸设置成滑台气缸,缩短其整个装药机的长度,便于安放,适用于更狭小的地点环境,提高其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破装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炸药卷装填炮孔机及装填气动控制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巷道及隧道开挖中,多以打眼放炮施工为主,在钻爆过程中,炮孔装填一直是人工用炮棍将炸药卷一个一个捣送入炮孔中,如果一个爆破断面大,炮孔数量多,炮孔深,则人工装药需要反复抽送,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时间长,工作效率较低,影响整个爆破施工的进度,这种人工装填炸药卷的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爆破装药技术发展的需要;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5177342U专利名称为一种炸药卷自动输送装置公开了自动化进行装填炸药,但此装置在使用后,发现先需要晃动炸药卷料斗向右边下料后,然后再利用推料气缸推动,在药卷料斗向左边晃动时,推料气缸是不动作的,浪费一定的时间,装药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炸药卷装填炮孔机及装填气动控制系统、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炸药卷装填炮孔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药卷晃斗,所述药卷晃斗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成“∧”型,在所述“∧”的两侧末端开口,形成两下料口,所述两下料口下方均设置有滚筒,所述药卷晃斗的上端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药卷晃斗上,以支撑承托所述药卷晃斗,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滚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外侧均设置有推送槽架,所述推送槽架的外侧均设置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为滑台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推头,所述推头设置在推送槽架内,用以推动其炸药卷;
所述炸药卷装填炮孔机上设置有装填气动控制系统,所述装填气动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有人工换向阀,所述人工换向阀通过气管连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中间滑动连接有滑道杆,所述滑道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槽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侧面设置有增压腔筒,所述推送槽架连通增压腔筒内部,所述固定盘位于增压腔筒内的侧壁上铰接有拨片,所述拨片设置在推送槽架连通增压腔筒的通口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腔筒通过气管连通人工换向阀,所述增压腔筒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前侧设置有气压表,所述增压腔筒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一侧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增压腔筒连接的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斜管,所述斜管伸入增压腔筒内部并管口朝向拨片。
所述装填气动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人工换向阀分三种档位,使用时,一档位,扳至中间位,所有气管不通气,即装置停止运行送药卷,二档位,换向阀扳至往左位,则左边增压腔筒吹药卷进入炮孔,左边的第二气缸的滑块及推头收回,右边的第二气缸的滑块及推头推药卷推送到右增压腔筒,第一气缸推动药卷晃斗向左,三档位,换向阀扳至往右位,右增压腔筒吹药卷进入炮孔,右边的第二气缸的滑块及推头收回,左边的第二气缸的滑块及推头推药卷推送到左增压腔筒,第一气缸推动药卷晃斗向右,通过人工换向阀精准控制其填充速度,以及填充时间,随停随开,方便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