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因子联合砂砾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3997.8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奔奔;高嘉辰;张扬;杨瑞彬;樊什烁;陆永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4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康靖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子 联合 砂砾 优质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因子联合砂砾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将构造特征、砂体厚度、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孔渗因子分别与含油饱和度进行单一因素分析,对单一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在含油饱和度的约束下,运用SPSS分析软件以及层次分析法,拟合出储层指数RI与含油饱和度约束下的多因子定量表达式,建立储层类型评价标准,最终将构造平面图、砂体厚度图、沉积微相平面图、成岩相平面图和孔渗平面图叠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并在构造高点的控制下,综合圈定甜点储层分布。本发明采用多因子联合预测技术,准确对砂砾岩优质储层展布特征预测,从本质上解决砂砾岩油气储层勘探开发难点问题,使得储层预测技术多学科化、综合化和系统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因子联合砂砾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勘探逐渐由常规向非常规油藏的转变,砂砾岩储层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但是砂砾岩储层油层厚度、饱和度以及分布特征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我国砂砾岩油储层的勘探开发进程。砂砾岩储层现今的非均质分布特征为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明确这些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对砂砾岩储层的影响机制,是实现砂砾岩油储层准确预测的关键。本发明以多因子联合预测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砂砾岩优质储层展布特征的准确预测,从本质上解决目前砂砾岩油储层勘探开发难点问题。
目前,针对碎屑岩储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地震分析法、“三相”融合技术、主控因素叠合法。地震分析法可分为地震反演方法和地震属性分析法,地震反演方法主要为波阻抗反演,地震反射剖面通过不同的算法换算出地质的地层波阻抗,从而对砂砾岩进行定量描述。地震属性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时间、振幅、频率、相位和吸收衰减等方面的地震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测岩石内部沉积结构,利用这些属性预测甜点储层的沉积相带,“三相”融合技术是将沉积微相刻画、颗粒相描述以及分选相预测“三相”结合的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主控因素叠合法是用沉积微相、砂体厚度、岩性、孔隙类型及孔渗性作为主控因素进行优质储层预测。
砂砾岩岩性复杂,非均质强,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复杂、预测难度大。砂砾岩储层是石油重要的储层之一。但是,目前已有的碎屑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不能准确的预测碎屑岩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地震分析方法由于地震资料精度有限,在预测过程中会存在精度、带宽选择等问题,难以解决储层预测的多解性问题,导致储层预测结果不准确。“三相”融合技术仅考虑到沉积方面对于碎屑岩储层影响,碎屑岩储层主控因素不单单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以及构造方面并没有涉及,导致储层预测结果不准确。主控因素叠合法仅适用于构造不发育的沉积盆地中,而对于构造断裂发育的碎屑岩,会使储层预测难度增大、预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需建立一套综合化、系统化和多学科化,适用于多种地区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本发明以准确的预测砂砾岩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为目标提出一种多因子联合砂砾岩优质储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不同因子与含油饱和度进行单一因素分析,对单一因子进行等级划分,所述因子包括:构造特征,砂体厚度,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孔渗因子;
S2、在含油饱和度的约束下,运用SPSS分析软件以及层次分析法,拟合出储层指数RI与含油饱和度约束下的多因子定量表达式,并将构造平面图、砂体厚度图、沉积微相平面图、成岩相平面图和孔渗平面图叠合,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构造特征的单一因素分析具体为:
对研究区关键层位断裂精细解释,通过地震反射特征、断层面两侧地层位移信息,分析断裂发育类型以及特征,确定同生或控隆凹陷断裂性质和展布规律,采用井-震结合法分析断裂对砂体以及圈闭控制作用,以含油饱和度为约束,圈定研究区剖面上有利的构造发育部位,识别研究区圈闭类型,平面上识别构造等值线闭合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3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