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3225.4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蒋鹏;戴俊斌;余成华;姜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01F15/14;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联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8 | 代理人: | 史桂芬 |
地址: | 51802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崩塌 防护 结构 | ||
1.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面固定机构(100),所述地面固定机构(100)包括固定架(110)和地面锚定组件(120),所述地面锚定组件(120)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10)上;
滚石防护机构(200),所述滚石防护机构(200)包括第一防护网(210)和第二防护网(220),所述第一防护网(210)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110)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网(220)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1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0)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所述侧板(112)固定在所述底板(11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0)还包括加强筋(113),所述加强筋(113)固定在所述底板(111)上表面和所述侧板(112)侧壁底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网(210)包括第一固定板(211)和第一网体(212),所述第一固定板(211)底部和顶部分别与所述底板(111)上表面和所述侧板(11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体(212)边缘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结构大小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体(212)网孔直径设置在150mm-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网(220)包括第二固定板(221)、第二网体(222)和连接件(223),所述第二固定板(221)一侧通过所述连接件(223)与所述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二网体(222)边缘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221)结构大小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体(222)网孔直径设置在50mm-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硬互层崩塌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3)包括套筒(2231)、第一弹簧(2232)和滑杆(2233),所述套筒(2231)固定在所述侧板(112)上,所述滑杆(2233)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232)与所述套筒(2231)内壁连接,所述滑杆(223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32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晶圆表面平坦度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智能模组的绑定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