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卸压的快开门压力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1006.2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邵东亮;董文利;孙振国;谢一麟;胡家喜;周旦乐;顾海龙;崔黎;丁杰;王科;张驰宇;占龙杨;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F16J13/24;F16K1/30;F16K17/30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于贺贺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开门 压力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卸压的快开门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本体,该压力容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自适应端盖,该自适应端盖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安装有弹簧压紧机构,该弹簧压紧机构的下端固定在自适应端盖的上端面,通过该弹簧压紧机构将自适应端盖压固在压力容器本体的上端。本发明中自适应端盖的上方是设置有固定板的,固定板上安装弹簧压紧机构,通过弹簧压紧机构向下压紧封闭压力容器本体,当压力容器本体内部的压力非常大,需要进行泄压时,会直接顶开上方的自适应端盖,进行内部泄压,实现自适应泄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开门压力容器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卸压的快开门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快开门压力容器除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之外,还需要便于泄压以及压紧固定,现有技术中多数的快开门容器中端盖结构都是通过加固装置进行压紧的,在打开和关闭的时候需要锁紧和固定端盖。
例如:申请公布号:CN 103742644 A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快开门安全联动锁紧装置”;该技术方案中包括锁紧钩、斜铁、斜面垫铁、第一销轴、第二销轴、拉杆、滑动圈、第三销轴、固定吊耳和气缸或油缸;滑动圈由气缸或油缸驱动;锁紧钩包括钩头端、钩尾端和连接钩头端与钩尾端的弯杆;斜铁固定设置在钩头端;斜面垫铁安装在压力容器的法兰上,斜面垫铁与斜铁和锁紧钩配合组成一钩挂机构;钩尾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滑动圈连接;弯杆通过第一销轴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固定吊耳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主要是降低了加工、制造、调试、使用时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制作精度的要求,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实现了联动锁紧性能稳定、可靠。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无论是端盖在卸压还是闭压的时候,操作都是十分不方便的,并且在卸压的时候,内部空气直接被排出,没有进行阻压,减小出风压力等操作,有可能会造成伤害工作人员的几率;另外卸压完完成后,端盖的安装固定不够及时,且关闭时,整体机构操作较为复杂,操作关闭时比较麻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压紧面比较充足的压固式快开门压力容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卸压的快开门压力容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卸压的快开门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本体,该压力容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自适应端盖,该自适应端盖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安装有弹簧压紧机构,该弹簧压紧机构的下端固定在自适应端盖的上端面,通过该弹簧压紧机构将自适应端盖压固在压力容器本体的上端。
所述压力容器本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向下倾斜的下压固斜面;而所述的自适应端盖的外侧则设置有一圈向上倾斜的上压固斜面;该上压固斜面与下压固斜面上下对称设置,且所述的自适应端盖安装在压力容器本体上后,上压固斜面和下压固斜面的外侧边缘处还设置有一圈竖向端面,使得上压固斜面与下压固斜面上下压紧后,整体呈梯形形状。
所述竖向端面的四周还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设置的驱动机构,每一驱动机构上均横向设置有向竖向端面伸出的压杆,且压杆端部还安装有压块,且所述压块的内侧端则相应设置有竖向的压槽,且该压槽的上下两条槽边分别与上压固斜面以及下压固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压块向内侧压紧时,压槽对应压紧在上压固斜面以及下压固斜面上,从而将整体自适应端盖固定在压力容器本体上端。
作为优选,相应设置压槽上下两侧槽边的长度,使得压槽上下压紧上压固斜面和下压固斜面后,压槽底部与竖向端面之间留有排气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内侧端压槽的排气间隙位置处还安装有气压检测装置,可检测该排气间隙中的气压值;且该气压检测装置相应与横向设置的驱动机构相连,通过气压检测装置的气压检测数据控制驱动机构的相应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1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