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7246.5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9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石福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兆泉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35/71;C02F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邓立忠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絮凝 聚集 速度 净水 处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包括净水箱、底座、排水管和进水管,所底座设置在净水箱的下方为净水箱提供支撑,且净水箱的下方安装有排水管,并且净水箱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用于导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净水箱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放室,并且絮凝剂存放室的下方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控制阀。该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通过多个排放管的设置可将絮凝剂甩出到水体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后续絮凝剂能对水体内的漂浮物进行更快的聚集,在搅拌的同时进行絮凝剂的同步添加,使水体能和絮凝剂之间充分的接触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净水处理器可通过对水体内投放絮凝剂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聚集,使其发生沉淀,从而实现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的净化,但现有的进水处理器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水处理器在使用絮凝剂时一般是直接将絮凝剂添加到水体内进行搅拌,受水体深度影响絮凝剂难以快速的对不同深度中水体悬浮物进行聚集,导致后续絮凝剂的聚集速度下降,且在聚集颗粒后,需要等待沉淀物下沉后方可对净化后的水体取出,由于水体前期被搅拌,其后续沉淀物下降所需时间较长,降低了水处理器的使用便捷性和后续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水处理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处理器在使用絮凝剂时一般是直接将絮凝剂添加到水体内进行搅拌,受水体深度影响絮凝剂难以快速的对不同深度中水体悬浮物进行聚集,导致后续絮凝剂的聚集速度下降,且在聚集颗粒后,需要等待沉淀物下沉后方可对净化后的水体取出,由于水体前期被搅拌,其后续沉淀物下降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加速絮凝剂聚集速度的净水处理器,包括净水箱、底座、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底座设置在净水箱的下方为净水箱提供支撑,且净水箱的下方安装有排水管,并且净水箱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用于导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净水箱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放室,并且絮凝剂存放室的下方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控制输送管的通断,且输送管的下方设置有活动轴,活动轴的外侧轴承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板的下方为活动轴提供支撑,所述活动轴的内部开设有引导槽,所述输送管嵌套在引导槽的内部,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排放管,且排放管的内端通过柔性连接管和引导槽相连接,并且排放管的内端通过安装轴和活动轴之间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的外端设置有扭力弹簧,为安装轴提供旋转复位力,所述活动轴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为排放管提供收纳空间,收纳槽通过限位机构对排放管进行限位,使排放管能在收纳槽内保持稳定,且排放管的外端设置有单向导通机构,单向导通机构的导通方向为自内向外导通,在排放管旋转时通过离心力将絮凝剂甩出排放管,所述净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滤水板,且滤水板通过内部固定的辅助块和活动轴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且滤水板的外侧设置有竖向位置控制机构,对滤水板的位置进行控制,所述活动轴的下方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控制活动轴的旋转。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排放管的内部空间通过柔性连接管和引导槽的内部空间相连通设置,且排放管在活动轴竖向上的分布自上而下长度逐渐减小,从而使絮凝剂能排放到不同区域的水体内,且下方的引导槽内液体压力更大,从而可通过减小排放管的长度适当降低液体在排放管内受到的离心力。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磁块和电磁铁;
第一磁块,固定在排放管的下表面;
电磁铁,设置在收纳槽的内部,和第一磁块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铁和第一磁块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扭力弹簧的弹力,使后续排放管能被稳定吸附在收纳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兆泉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兆泉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