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3805.5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中朝;戴进昌;胡本涛;晏欢忠;查尔斯·劳埃德·格兰特;安德鲁·约翰·诺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0 | 分类号: | H01B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申晓慧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 ||
一种线缆,包括芯线、位于所述芯线的外围的屏蔽层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屏蔽层的外围的绝缘皮,所述屏蔽层至少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别具有不同的金属材料,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复合为一体。如此设置,改善了所述线缆的屏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属于线缆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普及,信号线缆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家电、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数据中心、伺服器、交换机、云计算及5G等领域。然而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线缆极易受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因而常需采用屏蔽结构设计以消除或减少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同时可以防止传输信号的泄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信号传输稳定的线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其屏蔽效果好,信号传输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缆,包括芯线、位于所述芯线的外围的屏蔽层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屏蔽层的外围的绝缘皮,所述屏蔽层至少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别具有不同的金属材料,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复合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为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彼此通过高温高压直接复合为一体的高温高压复合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包括基膜,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复合在所述基膜的两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粘合剂与所述基膜的两面复合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不具有接地线,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芯线的外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屏蔽层邻近所述芯线的内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所述线缆的接地元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芯线的外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屏蔽层邻近所述芯线的内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铜箔,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铝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重叠区,其中所述重叠区由所述屏蔽层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屏蔽层的所述第二接头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接头的铜箔与所述第二接头的铝箔彼此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头相对所述第二接头邻近所述芯线,所述第一接头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相对所述第二接头的所述第二金属层邻近所述芯线,所述第一接头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接头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彼此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包括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相对的第二弧形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一侧的第一平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相对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包括所述重叠区和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弧形部连接,所述第二平直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二接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区域还包括抬升部,所述抬升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二平直部,所述抬升部自所述第二平直部朝所述第二接头逐渐远离所述芯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线包括第一金属导体、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第一金属导体上的第一绝缘体、第二金属导体、以及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第二金属导体上的第二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3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