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二极管模块测试专用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8553.7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臣;刘龙超;刘可欣;赵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瀚禹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詹丽红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二极管 模块 测试 专用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二极管模块测试专用工装,包括测试台架,以及在该测试台架上设置有测试定位管脚组件,所述测试定位管脚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第二测试定位管脚和第三测试定位管脚,所述测试台架顶端设置有PCB测试面板,在该PCB测试面板上设有测试电路等。本发明通过全新的结构和测试电路,能同时对多个大功率二极管进行测试,同时,本发明的测试电路中还设有保护电路,能有效的避免检测时因故障而损害其他电子原件,能明显的提高整个工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二极管模块测试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进行合理的连接,便可以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对调制信号进行检波、限幅和钳位以及对电源电压实现稳压等多种功能。目前,对于大功率二极管模块的测试通常都是线夹子进行测试,即用手拿线夹子夹到大功率二极管模块的螺旋管上测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动线夹子测试的整体检测线损大,散热不好,连接情况差,甚至容易出现测试打火等情况,且由于测试过程中的个人因素,导致测试点和测试结果存在各种误差,以及手动配合操作测试也十分不方便等缺陷。尤其是当需要对大量的大功率二极管模块进行测试时,极容易浪费大量时间和影响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功率二极管模块测试专用工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大功率二极管模块测试专用工装,包括测试台架,同时在该测试台架上设置有测试定位管脚组件,所述测试定位管脚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第二测试定位管脚和第三测试定位管脚,所述测试台架顶端设置有PCB测试面板,在该PCB测试面板上设有测试电路;所述PCB测试面板的前端处设置有测试台受力杆及两组支撑柱面,所述测试台受力杆的底端设置有压实块,所述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第二测试定位管脚和第三测试定位管脚均通过导线与测试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电路由电源电路,与该电源电路相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接的开关保护电路,与开关保护电路和振荡电路相连接的第一测试电路、第二测试电路及第三测试电路,以及与开关保护电路和电压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第一测试电路的引出端与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相连接,第二测试电路的引出端与第二测试定位管脚相连接,第三测试电路的引出端与第三测试定位管脚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电路由恒压源V及与该恒压源V相并联的电容C1组成;所述振荡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串接在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串接在运算放大器IC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以及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3组成;所述运算放大器IC的电源端经开关保护电路后与恒压源V相连接。
所述开关保护电路由开关K1、开关K2、开关K3,二极管D1、电阻R7、电感L及气体放电管G组成;所述开关K1的输入端与恒压源V的正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IC的电源端和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K2的输出端经电感L后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开关K3的输入端经气体放电管G后与开关K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经二极管D2和电阻R7后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开关K2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第二测试定位管脚和第三测试定位管脚相连接,所述开关K1、开关K2及开关K3的控制端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一测试电路由电阻R6、发光二极管LED5和发光二极管LED6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一起形成引出端并与第一测试定位管脚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则分别经发光二极管LED5和发光二极管LED6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瀚禹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瀚禹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8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