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5509.0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于晓莹;胡智博;肖宏鹰;朱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超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27D17/00;F26B11/04;F26B21/14;C22B1/26;C22B1/24;C22B1/214;B22F1/1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知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32 | 代理人: | 李亮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热能 回收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带冷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集风箱,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风箱,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低温风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中温风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高温风机,所述低温风机、中温风机、高温风机从带冷机的机头至机尾水平排列在带冷机的外部,通过设置带冷机、高温风机、除尘器一、中温风机、除尘器二,采用三段串联梯级逆流带冷机换热技术,在冷却球团的同时有效回收高温热能产生高温空气,回收热能直接用于生产工艺加热,减少了中间的能量转换,降低了热能回收利用的成本,提供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降耗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针对“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细则明确指出: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推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总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量的15%左右,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主要以高温冶炼、加工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能源。钢铁球团矿工艺需要对球团干燥焙烧,焙烧好的氧化球团温度仍高达400~600℃,传统方法选用了带式冷却机对球团矿进行冷却,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热风无组织直接排空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铁粉原料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球团热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带冷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集风箱,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风箱,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低温风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中温风机,所述带冷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高温风机,所述低温风机、中温风机、高温风机从带冷机的机头至机尾水平排列在带冷机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中温风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除尘器二,所述高温风机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除尘器一,所述集风箱的数量为三组,其中二组所述集风箱的外壁上连接有四个进风箱,另外一组所述集风箱的外壁上连接有三个进风箱,使得除尘器一能够对空气中的扬尘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带冷机的尾部连接有竖炉,所述竖炉的进口处连接有空气加热换热器,所述空气加热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助燃风机,使得助燃风机能够给空气加热换热器提供相应的氧气。
优选的,所述竖炉的一端连接有煤气加热换热器,所述煤气加热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竖炉冷却风机进风口,所述煤气加热换热器的一端输出高炉煤气,使得空气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集风箱的一端连接有除尘器三,所述除尘器三的一端连接有总送风机,所述总送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回转炉。
优选的,所述回转炉的一端连接有烘干转筒,所述烘干转筒的一端连接有烟囱,所述烘干转筒能够对铁粉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烘干转筒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拨块,使得支撑杆能够获得支撑力,同时能够带动拨块转动。
优选的,所述烘干转筒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安装在烘干转筒的一侧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超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航超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