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5313.1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5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梓华;张海燕;温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583;D04H1/728;D06C7/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碲化铁 纳米 纤维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钠离子 电池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配制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溶液由高分子聚合物碳源、溶剂和金属铁盐组成;
(2)将步骤(1)所得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纳米纤维膜;
(3)将步骤(2)所得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得到预氧化纤维膜;
(4)将步骤(3)所得的预氧化纤维膜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碲化和碳化,得到均匀稳定的碲化铁/碳纳米纤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碳源和溶剂的重量比为1:5~1:10;所述金属铁盐和高分子聚合物碳源的质量为1:(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碳源为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酮和聚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铁盐为二茂铁、硝酸铁、乙酸铁和氯化铁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环境温度25~55℃,接收装置的转速60~100r/min,相对湿度20%~70%,推注速度0.01~0.2mm/min,电压8~25kV,接收装置与喷丝口间的距离10~30cm;所述的接收装置为金属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煅烧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温度从室温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300℃,并在150~300℃下保持30~180min;步骤(4)所述加热碲化和碳化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将温度从室温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300℃,并在600~1300℃下保持30~360min,之后自然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碲化使用的碲粉与步骤(3)所得预氧化纤维膜质量比为(1~5):1。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碲化铁/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碲化铁/碳纳米纤维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