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5108.5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刘媛媛;简志安;刘华振;高闯;陆春祥;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内部空间 电场 手持 原位 敷料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包括:整流罩与敷料端相对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导气通道;整流罩中部的侧壁处设有接收环;喷头设置于整流罩设有导气通道一端的中心处;涡轮风扇设置于整流罩靠近喷头的一端;前端手柄固定于整流罩底部;后端手柄设置于涡轮风扇的下方;底座固定于前端手柄和后端手柄的底部;材料进给组件包括:注射器、步进丝杆电机、夹板以及推板;注射器夹在夹板内;注射器的注射端与喷头相连接,活塞端与推板相抵接;推板与步进丝杆电机的丝杠螺纹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喷头连接,负极通过导线与接收环连接。本发明中敷料制备装置成形速度快,成形均匀性高且成形工艺对外部环境依赖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敷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重要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保护体内组织免受外部伤害的作用。由于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皮肤也成为了最易受损的人体组织之一。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多种理化方法可用于创面的治疗,其中,敷料是临床创面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具有受控多孔结构的微纳米尺度纤维膜简单有效的方法,使用该技术制备的薄膜具有比表面积大,体积比高的特点,且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具有相似的微观结构。此外,通过改变纺丝工艺参数与纺丝环境,配合使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天然生物材料或合成聚合物材料,可以实现纤维直径、排布、取向性以及薄膜表面形貌特征、气体交换性、润湿性等理化特性以及细胞黏附、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能的调控,塑造有利于组织修复再生的微环境,因而使用静电纺丝进行敷料制备在创面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尽管如此,其也面临着获取过程中表面特征形貌受损变形、贴合性不强、面对不同面积创面时个性化不足、包扎过程繁琐处理时间长等问题。而使用便携式设备通过静电纺丝在创面原位直接成形敷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非常具有潜力的途径。该技术能够直接在创面原位沉积具有微纳米尺度纤维结构的薄膜敷料,免去了复杂繁琐的包扎过程,从而避免薄膜获取中可能产生的特征损坏与变形,此外,原位成形的原理使其制备的敷料与创面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因而相较于体外制备的敷料更适合于具有复杂非平整创面的治疗。同时,该方法可在救治现场根据创面大小定制化制备创面敷料,具有更好的使用灵活性。然而,目前便携式静电纺丝系统在如何提高成形效率上仍面临挑战,此外,目前的便携式静电纺丝系统依赖于在器械与器械外部的收集对象之间构建稳定的空间电场以确保电纺射流的形成,然而,湿度、风速乃至器械、接收对象与背景物体三者的电位关系等外部环境条件都会对空间电场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上述挑战成为了制约该技术在创面治疗,特别是在应急救援、战场救护等场景下展开进一步应用的主要瓶颈。
因此,研究出一种成形速度快,成形均匀性高且成形工艺对外部环境依赖度低的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形速度快,成形均匀性高且成形工艺对外部环境依赖度低的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内部空间电场的手持式原位敷料制备装置,包括:
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内部呈中空状,且敷料端呈开口状;所述整流罩与敷料端相对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导气通道;所述整流罩中部的侧壁处设有接收环;
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整流罩设有导气通道一端的中心处;
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设置于所述整流罩靠近所述喷头的一端;
前端手柄,所述前端手柄固定于所述整流罩底部,且靠近所述喷头的一端;所述前端手柄内部呈中空状;
后端手柄,所述后端手柄设置于涡轮风扇的下方,所述后端手柄内部呈中空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