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35013.3 | 申请日: | 2022-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巩亮;朱本国;赵家琪;任晓;王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华晨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G6/00 | 分类号: | F03G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发电 热能 存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设备,属于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若干个放置储能块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可拆卸的设置在高度移动机构上,所述高度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架的底面或顶面接触,并可驱动所述放置架上移到高出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或下移到其位于第一空腔内的初始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热能输入装置,通过在第一空腔内设置在高度移动机构的作用下能伸出第一空腔或下移回第一空腔的放置架,将储能块放置在该放置架上,实现当需要更换储能块时,移出放置架,便于更换出现故障的储能块,更换完毕后移回第一空腔内,使得该热能存储设备继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热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只要将太阳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驱动汽轮发电机即能发电,在进行光热发电时,如果接受的光热能量过多不能进行发电或者储存时,就会使多余的热能产生浪费,申请号为201580075779.6的发明专利和申请号为201580074605.8的发明专利,记载了在壳体内设置有储能元件,储能元件和壳体之间的体积中设置有活性热传递和储存介质,储能器还包括用于将热能输送到热能储存器的装置,用于将热能从热能储存器排出的装置,该申请虽然能实现热能的输入、输出和存储,但若储能器中的某个储能元件出现故障时,不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既能存储热能,又能方便更换出现故障的储能元件的热能存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设备,通过在壳体的第一空腔内设置放置架,放置架可拆卸的设置在高度移动机构上,高度移动机构驱使放置架上移到高处第一空腔时,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取出放置架,更换出现故障的储能块,并在更换完毕后再通过高度移动机构驱使放置架下移到其在第一空腔的初始位置,使得该热能存储设备继续工作,以此提高更换储能块时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设备,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若干个放置储能块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可拆卸的设置在高度移动机构上,所述高度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架的底面或顶面接触,并可驱动所述放置架上移到高出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或下移到其位于第一空腔内的初始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热能输入装置;
优选地,所述高度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放置架下部的提升机构和位于所述放置架上部的下压机构;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弹簧,在所述壳体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且所述放置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凸出所述第一滑槽的部位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框盖,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框盖内壁的固定顶杆和位于所述固定顶杆自由端的挤压环板,所述框盖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挤压环板所述放置架的顶部接触,并驱动所述放置架下移;
优选地,所述放置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若干层放置单元,若干层所述放置单元沿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轴向依次设置,位于最底端的放置单元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凸出所述第一滑槽的部位上,盖合所述框盖时,所述挤压环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或第二固定杆的顶端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挤压环板的端部均设有操作环,盖合所述框盖时,所述操作环与所述挤压环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华晨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华晨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