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4333.7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岳涛;张长清;张泉;钟宋义;李龙;李恒宇;谢少荣;罗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81C1/00;G01N33/543;G01N33/548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周玉青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elisa 微流控 检测 芯片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芯片,检测芯片包括基底,基底上设有检测垫,检测垫一端设有加样区,另一端设有吸收区,加样区的两侧对称设有通道区,吸收区的两侧对称设有反应检测区;通道区包括非延时通道和延时通道,延时通道和非延时通道之间设有疏水间隔;非延时通道的入口端与加样区连通,非延时通道的出口端与反应检测区连通,非延时通道上设有酶标抗体包被区;延时通道由倒L型的第一延时通道和L型第二延时通道组成,第二延时通道的出口端与反应检测区连通,延时通道上设有显色剂包被区;反应检测区内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吸收区与反应检测区、延时通道之间均设有疏水间隔。本发明检测芯片能实现两种生物标志物的同时检测,检测省时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领域和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即时检测(Point-of-caestesting,POCT)技术日益成熟,该技术可以通过易于操作和方便携带的微型化设备快速提供检测结果,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检测。POCT方法的出现不仅提高检测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和妊娠测试等商业化POCT设备为人们的医学检测提供便利。
微流控技术因其微型化、集成化、反应速度快和试剂需求量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POCT方法的研究和设备的制作。其中纸基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paper-basedanalyticaldevices,μPADS)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特异性强、无需外部驱动设备等优点为即时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生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运用。目前面向多种生物标志物的纸基微流控即时检测方法存在诸如标志物可选择性低、灵敏度低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开发一种高效且通用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基微流控芯片。
目前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蜡印法、喷墨打印法、等离子处理法、紫外光刻法、笔绘法和蜡浸法等等。蜡印法因为融入纸张时扩散的不可控,导致形成的疏水通道的分辨率较低;喷墨打印法整个制造过程需要重复打印蚀刻多次,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等离子处理和紫外光刻法都要用到特制的掩模版,相应地增加了制备成本;笔绘法和蜡浸法的图案分辨率都较低。因此,针对已有加工方法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我们需要开发一种高效便捷的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
因此,综上所述需要在纸基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进行创新,开发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的新型微流控芯片的多抗原联合检测装置,对于未来的生物、化学分析的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芯片。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垫,所述检测垫一端设有加样区,另一端设有吸收区,加样区的两侧对称设有通道区,吸收区的两侧对称设有反应检测区;所述通道区包括非延时通道和延时通道,非延时通道设置在远离加样区的一侧,延时通道和非延时通道之间设有疏水间隔;所述非延时通道的入口端与加样区连通,非延时通道的出口端与反应检测区连通,非延时通道上设有酶标抗体包被区;所述延时通道由倒L型的第一延时通道和L型第二延时通道组成,第一延时通道的入口端加样区连通,第一延时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二延时通道的入口端连通,第二延时通道的出口端与反应检测区连通,所述延时通道上设有显色剂包被区;所述反应检测区的入口端与通道区连通,反应检测区的出口端与吸收区连通,反应检测区内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吸收区与反应检测区、延时通道之间均设有疏水间隔。
根据上述的对称双路结构ELISA微流控检测垫,优选地,所述酶标抗体包被区设置在非延时通道的出口端,所述显色剂包被区设置在第一延时通道的出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4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