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楼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9496.6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7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相友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雷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逃生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系统,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缓冲床、设置于高楼上的逃生筒,逃生筒的下端设置于缓冲床上,逃生筒的上端设有逃生球,逃生球内设有供人容纳的空腔,逃生球上开设有供人进入空腔内的连接缝,逃生球用于从逃生筒内滑落至缓冲床上。本申请通过设置逃生球、逃生筒及缓冲床,使得整个逃生过程中逃生者均位于逃生球内,并且在逃生筒内,避免逃生者受到外物的伤害,以对逃生者进行保护,从而具有提高逃生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耸立,在高楼上一旦发生火灾,逃生问题就极为关键,楼层较高受到的威胁更大。
相关技术如公布号为CN108465167A公开的一种高楼逃生系统,包括绳索固定装置以及背负装置;绳索固定装置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横杆中部的一侧设置供人手握持的握杆,横杆中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扣环;背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设置有主转轴,主转轴上连接有安全绳,安全绳的外端延伸至壳体外且连接有安全扣,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束缚使用者的背带;壳体内还开设有卡槽,安全绳穿过该卡槽,卡槽内滑动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主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安全绳抽出时,主转轴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压板朝安全绳的方向滑动直至压板与安全绳相挤压固定。
对于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被困人员进行逃生时,需要通过背带使得背负装置与使用者相束缚,使用者从窗户跳下在安全绳的牵引下逃生,使得使用者整个暴露在外,容易使得使用者在逃生过程中受到外物的伤害,从而导致逃生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逃生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楼逃生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楼逃生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缓冲床、设置于高楼上的逃生筒,所述逃生筒的下端设置于缓冲床上,所述逃生筒的上端设有逃生球,所述逃生球内设有供人容纳的空腔,所述逃生球上开设有供人进入空腔内的连接缝,所述逃生球用于从逃生筒内滑落至缓冲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被困人员进行逃生时,逃生者钻入逃生球内,使得逃生者随逃生球一同滚动至逃生筒内,顺着逃生筒向下滚落,以使逃生者最后滚落至缓冲床上进行缓冲。然后下一个逃生者继续使用逃生球滚落下来,使得整个逃生过程中逃生者均位于逃生球内,并且在逃生筒内,避免逃生者受到外物的伤害,以对逃生者进行保护,从而提高逃生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逃生球包括若干交叉连接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所述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的连接处设有单向导通的充气结构,拥有所述充气结构的气囊部一将空气依次充入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内,所述连接缝位于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相邻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逃生球进行充气时,人从未充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之间的连接缝进入球体内,通过外接气源将空气从充气结构充入气囊部一内,气囊部一内的空气经过单向导通的结构将相邻的气囊部二都充满气后。空气从气囊部一进入后经过连接结构以一对一的形式依次充入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内,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一个接一个的膨胀起来。整个球体膨胀之后,由于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限制充入的气体从充气嘴漏出,实现一个充气嘴将多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次充满气。因此通过设置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利用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依次进行膨胀,并通过一个充气结构将整个球体充满气,无需转换充气口的连接位置,从而便于给救生球进行充气。
可选的,所述逃生筒上端设有逃生框,所述逃生筒绕卷于逃生框上,所述逃生筒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和缓冲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相友,未经王相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9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