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7355.0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尧;吴应忠;徐涛;胡志雄;王芳鹏;牛佳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76;E02D17/20;E02D17/06;E02D19/02;E02D19/06;E02D19/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101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管网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深基坑开挖施工准备,放坡开挖出一级坡面形成一级边坡坡脚和放坡平台,开挖出二级坡面,在二级坡面底部设置有排水沟;在一级坡面、放坡平台和二级坡面均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沟槽的开挖,铺设管道,进行沟槽回填。本发明工序简单可操作,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有了较高的要求。
我国基坑工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当今建筑楼层逐渐加高,基坑深度也逐渐加深,基坑随着建筑难度的增加,面积也随之增大,支撑系统的难度也有所增大;在遇到软弱土层的情况下,基坑开挖会产生沉降和位移,对临近的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围地下水的上水、下水、店里、通信等管线产生严重安全隐患;传统的基坑施工利用顶管施工技术,该技术施工周期长,适用范围小,降雨和在基坑边上堆放中午都会影响其稳定性,在相邻场地施工中,打桩、挖土等工序和基础混凝土浇筑等会相互制约与影响,协调工作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深基坑放坡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深基坑开挖施工准备:在地面上对基坑位置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土层厚度、砂砾层厚度、砂砾层地下水水位高程以及地下水区域范围;
S2、采用机械将边坡支护段的土方分层分段挖出边坡,在坡顶沿着开线口放坡开挖出一级坡面,在一级坡面底部形成一级边坡坡脚和放坡平台,
S3、沿二级边坡的坡顶放坡开挖出二级坡面,并在二级坡面底部设置有排水沟;
S4、在一级坡面和二级坡面上分别设置泄水孔,并在一级坡面、放坡平台和二级坡面均挂网喷射混凝土;
S5、根据沟槽开挖涉及图纸进行沟槽的开挖;
S6、沟槽开挖接近尾声时,应迅速做好管道基础准备,迅速摊铺碎石和浇筑混凝土基础;
S7、沟槽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铺设管道,然后进行沟槽回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摒弃传统成熟的顶管施工技术,利用放坡开挖和喷护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既节约了施工工期,又节省了工程造价。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一级坡面放坡坡比为1:1.05,二级坡面放坡比为1:0.5。
坡顶平台靠近开口线的区域还设置有截水沟且设置坡度,自开口线坡向截水沟,截水沟与基坑外雨水排放系统连接。
二级坡面在放坡时,喷锚挂网,沿二级坡面自上而下设置多根倾斜的松木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坡顶平台1;一级坡面2;放坡平台3;二级坡面4;松木桩5;排水沟6;泄水孔7;截水沟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深基坑开挖施工准备:在地面上对基坑位置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土层厚度、砂砾层厚度、砂砾层地下水水位高程以及地下水区域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7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