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掘进空间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7233.1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磊;臧冀川;马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9/07;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掘进 空间 稳定性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地下掘进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掘进空间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该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地下掘进空间内岩体的变形允许值Sy、同类岩体失稳前的累计收敛变形量Sx、岩体内锚杆/锚索的极限抗拉值FL;持续检测岩体的收敛变形量Sm、岩体的纵波传输速度Vn、锚杆/锚索的拉力值Fi,其中m、n、i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计算岩体的收敛变形量预警值SJ、锚杆/锚索的抗拉预警值FJ、岩体的收敛变形预警系数Ks,锚杆/锚索的拉力变化速率KF,岩体的波速预警系数Kv;在Sm>1.25SJ或KS>1.2时,或者Kv<0.7且Vn<2.5km/s时,或者Fi=0或KF≥1.2时,输出岩体不稳定的信息。该监测方法可检测地下掘进空间的稳定性尤其是接近爆破面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掘进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地下掘进空间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掘进巷道、硐室与采场等地下掘进空间的稳定是矿山施工生产的基本安全保障。在人员频繁进出的巷道、采场内,正确测量作业空间的稳定性是避免顶板坍塌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井下空间稳定性的检测,目前大多通过经验判断。部分矿山安装地压监测系统,该系统中的传感器布置的数量有限,只能通过测试点的数据来判断整个区域的稳定性情况。另外,这些监测设备往往布置在回采周期较长的采场,可长期监测;对于掘进的巷道、回采周期较短的进路式采场,布置此类传感器时若距离工作面较近,容易受到破坏。而往往冒顶事故大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或临近区域。因此,虽然现有技术已有地压监测系统,但普遍适用于远离掘进工作面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掘进空间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可检测地下掘进空间的稳定性尤其是接近爆破面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掘进空间稳定性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地下掘进空间内岩体的变形允许值Sy、同类所述岩体失稳前的累计收敛变形量Sx、所述岩体内锚杆/锚索的极限抗拉值FL;
步骤S2、持续检测所述岩体的收敛变形量Sm、所述岩体的纵波传输速度Vn、所述锚杆/锚索的拉力值Fi,其中m、n、i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
步骤S3、计算所述岩体的收敛变形量预警值SJ、所述锚杆/锚索的抗拉预警值FJ、所述岩体的收敛变形预警系数Ks,所述锚杆/锚索的拉力变化速率KF,所述岩体的波速预警系数Kv,其中
SJ=0.8×min(Sy,Sx),
FJ=0.9FL,
V0为首次测量的所述岩体的纵波传输速度;
步骤S4、在所述Sm>1.25SJ或KS>1.2时,或者所述Kv<0.7且Vn<2.5km/s时,或者所述Fi=0或KF≥1.2时,输出所述岩体不稳定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7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