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状砂性土取土装置及取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6305.0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锋;薛守中;倪卫达;王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状 砂性土取土 装置 取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状砂性土取土装置,包括分体式结构设置的加力器、取样筒和切土环刀,且分体式结构之间可进行组装;所述取样筒上设置可分离或连接的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的连接使所述取样筒对其中间围设呈取样状态,通过所述安装部的分离使所述取样筒呈展开的取土状态;所述取样筒沿取样路径的两端设置分别与所述加力器和所述切土环刀可拆卸连接的装配部;所述切土环刀与所述取样筒组装后的内外表面呈光滑的取样伸入面。本发明的取样筒为通过扣合形式连接的可展开的形式,在获取原状土样后,便于室内拆卸取样,区别于传统的活塞推压或旋转推压脱样方式,减少了对土样的二次扰动,保证了后期室内试验获取土体参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状砂性土取土装置及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砂性土体原状样的获取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获取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和定量评价岩土工程条件的基础工作。由于砂性土结构较为松散,粘聚力非常小,在取样操作、试样封装、运输等过程中,其原有土体结构极易扰动破坏,造成原状土体取样困难,甚至取样失败,因此能否保证土样的原状性直接影响土体参数的准确性。
目前,工程勘察过程中常用的各类野外原状砂性土取样装置及方法,均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其脱样方式,主要采用直推式和旋转推压式。无论是直推式或是旋转推压式,在土样采集完成后从采样筒中取土时,均是通过外力推动的方式将砂性土推出,这个过程容易对砂性土体造成挤压,破坏砂性土体的原状结构特性。另外,一般砂性土取样装置的样筒与切土环刀部分多为一体结构,不能剔除取样过程中底端受到破坏的土体,从而影响室内测试的准确性。
综上,现有原状砂性土取土难以保证所取土样原状结构的缺陷,急需一种改进设备来进行取样,弥补传统取土器的不足,为原状砂性土体取样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障砂性土原状特性、且装配便捷的取样装置。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状砂性土取土装置,包括分体式结构设置的加力器、取样筒和切土环刀,且分体式结构之间可进行组装;所述取样筒上设置可分离或连接的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的连接使所述取样筒对其中间围设呈取样状态,通过所述安装部的分离使所述取样筒呈展开的取土状态;所述取样筒沿取样路径的两端设置分别与所述加力器和所述切土环刀可拆卸连接的装配部;所述切土环刀与所述取样筒组装后的内外表面呈光滑的取样伸入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力器内沿取样路径贯穿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切土环刀内沿取样路径贯穿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取样筒在取样路径上设置取样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采用外螺纹,所述加力器内设置与所述装配部配合的第一螺纹部,所述切土环刀内设置与所述装配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力器上设置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远离取样路径的传力杆,且所述传力杆上套设有防滑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切土环刀上设置圆环,所述圆环沿取样路径的伸入端设置刃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取样筒两侧边交错的防漏板;两侧的所述防漏板上分别设置扣合配合的卡扣帽盖和卡扣眼。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式结构还包括在土体取样结束后对所述取样筒封装的样筒盖,所述样筒盖内设置与所述装配部可拆卸连接的封装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取样装置快速对原状砂性土样取样的取样方式。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状砂性土的取样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原状砂性土取土装置进行原状土样的获取,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对要取样的砂性土,选定取样区域,并将取样土层以上土体刨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6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