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26139.4 | 申请日: | 2022-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6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纪光东;汤志强;陈玉喜;孔令明;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力德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5/033;H04B5/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朱靖华 | 
| 地址: | 5160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线 耳机 无线 tws 转换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包括在蓝牙耳机本体侧壁上开设的有线音频插口,有线音频插口内插接音频插头一时,音频插头一通过分支线、收线组件、耳机主线、音频插头二连接播放设备,且音频插头一电连接蓝牙/有线音频切换模块,蓝牙/有线音频切换模块通过控制芯片电连接扬声器,实现蓝牙耳机本体转换成有线耳机使用,音频信号稳定,且可以保证高音质播放,同时可以在蓝牙耳机本体电量不足情况下使用,满足不同场景需求;音频插头一脱离有线音频插口时,控制芯片通过蓝牙模块电连接扬声器,实现有线耳机转换成蓝牙耳机本体使用,方便携带使用,且可以避免有线材束缚佩戴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无线TWS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常使用的耳机分为真无线TWS蓝牙耳机、有线耳机两种,真无线TWS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各自有自身的优缺点,比如有线耳机传输的音频信号稳定,在追求高音质方面优于真无线TWS蓝牙耳机,但有线耳机需要通过线材连接播放设备,线材容易缠绕打结,影响佩戴使用,且有线耳机户外携带不便,在便携性方便弱于真无线TWS蓝牙耳机;相反方面,真无线TWS蓝牙耳机户外使用携带方便,但真无线TWS蓝牙耳机需要受到自身充电量限制,在自身电量不足情况下,无法再佩戴使用,此外,真无线TWS蓝牙耳机在输出的音质效果方面无法与有线耳机譬美。
现有技术中,真无线TWS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之间是不能相互转换使用,如何将有线耳机方便在户外携带使用,以及真无线TWS蓝牙耳机在电量不足情况下支持使用,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用于解决真无线TWS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之间不能相互转换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线耳机和真无线TWS耳机间的转换结构,包括在蓝牙耳机本体侧壁上开设的有线音频插口,所述有线音频插口内插接音频插头一时,所述音频插头一通过分支线连接收线组件,收线组件上可拆卸连接耳机主线的一端,耳机主线的另一端通过音频插头二连接播放设备,且所述音频插头一电连接蓝牙/有线音频切换模块,蓝牙/有线音频切换模块通过控制芯片电连接扬声器;所述音频插头一脱离有线音频插口时,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蓝牙模块电连接扬声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组件包括有盒体及用于间隔盒体内腔的隔板,隔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卷杆,卷杆用于缠绕卷收分支线,分支线的尾端插接分线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线器上可拆卸连接耳机主线的一端,且盒体上开设有用于耳机主线穿出的主线插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杆的一端伸出盒体,在卷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手柄盘,卷杆远离手柄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杆套,杆套固定在隔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上开设用于分支线穿出的支线插孔,支线插孔内设置有橡胶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耳机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通过电池电连接控制芯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与蓝牙耳机本体底壁上设置的金属充电触片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耳机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放大音量按键和减小音量按键,放大音量按键和减小音量按键均分别通过音量切换模块电连接控制芯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耳机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多个LED电量指示灯,多个LED电量指示灯电连接控制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力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新力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6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