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4380.3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王雅琴;叶帆;王春水;高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宋宝焱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红外探测器 阵列 真空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封装结构包括:
内置读出电路的基板(1);
位于基板(1)上方的探测阵列结构,所述探测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像元,每个像元包括支撑锚柱(5)和支撑微桥结构(6),支撑锚柱(5)为空腔结构,空腔内保留有牺牲层材料;
微盖,支撑于探测阵列外侧的基板(1)及支撑锚柱(5)之上,微盖与基板之间形成倒扣微腔,同一探测阵列的多个像元置于同一微腔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还包括有位于支撑锚柱(5)和基板(1)之间的连接金属(2)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表面的吸气剂(3),所述连接金属(2)和所述吸气剂(3)同层布置且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盖包括有第一支撑膜层(8)和封孔薄膜(10),所述第一支撑膜层(8)上开设有释放孔(9),封孔薄膜(10)设置在第一支撑膜层(8)的表面对释放孔(9)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盖还包括有增透膜层(11),所述增透膜层(11)设置在封孔薄膜(10)的上表面和/或第一支撑膜层(8)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膜层(8)的材料选自非晶硅或硅;
和/或第一支撑膜层(8)的厚度为0.5-5微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薄膜(10)的材料选自锗、非晶硅或硫化锌;
和/或封孔薄膜(10)的厚度为0.5-8微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11)的材料选自单层锗或单层硫化锌或二者的交替组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孔(9)的孔径为0.3-2微米;
和/或释放孔(9)形状选自直孔、Y型孔或Z型孔。
9.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基板(1)的上表面制备探测阵列结构,探测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像元,每个像元包括支撑锚柱(5)和支撑微桥结构(6);
S2.在基板(1)及探测阵列结构的上方制备牺牲层,刻蚀支撑锚柱(5)上方的牺牲层材料,保留支撑锚柱(5)空腔内部的牺牲层材料;
S3.制备微盖,微盖支撑于探测阵列外侧的基板(1)及支撑锚柱(5)之上,微盖与基板之间形成倒扣微腔,同一探测阵列的多个像元置于同一微腔结构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阵列级真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S0.在制备探测阵列结构之前在基板(1)上同步制备连接金属(2)和吸气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43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控喷洒距离的农业灌溉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振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