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2983.X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丁辉;左欣;赵丹;赵梓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7/02;B01J37/16;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向离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双金属 原子 bcn 凝胶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加工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BCN气凝胶,然后以BCN气凝胶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先后负载两种金属,煅烧,其先后负载两种金属为先负载贵金属,再负载非贵金属。通过引入第二种金属来构筑双原子催化剂(DACs),利用两种金属原子(同核/异核)的双活性中心或多活性中心的协同作用提高催化活性和改变选择性,在具有传统SACs的优点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地打破SACs存在的一些应用限制,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催化反应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实现了对苯系VOCs的有效果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物分为颗粒物质和气态物质,气态物质又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其中有机污染物占绝大多数,大多是有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e Compounds),简称VOCs,包括各种烃类、卤代烃类、苯类、酮类等,其中苯系物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生产苯类有机废气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农药,人造革以及装修家居制造业等,因此苯系物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污染物,高浓度的苯系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有些甚至属于强致癌物质,此外苯系物还可以通过光照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O3、PM2.5、光化学烟雾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危害,因此,苯系废气的净化处理在世界范围内已是一个热点。
针对VOCs的处理办法主要分为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两大类,销毁技术中的催化氧化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的热力燃烧法,催化氧化法能耗更低,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彻底降解VOCs。研究者通过构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来提高VOCs的催化氧化效率,其中负载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成为研究的热点,SACs兼备了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各自的优点,即高稳定性、易回收,以及可调控的配位环境,但是单原子催化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随着单原子表面自由能的增加,单原子在制备和催化过程中容易聚集,从而导致催化活性位点的降低,制约了SACs的发展和应用;由于SACs仅包含一个金属中心,很难打破许多催化过程中存在的线性关系,并且无法应用于一些需要两个及以上活性位点来活化底物的反应;为避免原子间团聚,多数SACs的金属负载量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现有技术在催化氧化过程中依赖于高温等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降解VOCs的成本。专利CN 104353459 B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VOCs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以二氧化钛为载体,第一活性组分为二氧化钌,第二活性组分为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或氧化铈中的任意一种,即便该专利实现了通过两种活性组分的协同作用完成了对苯、苯酚、邻二甲苯、氯苯、2-氯苯酚的催化氧化,且CO2选择性≥85%,但是其催化氧化温度为170~250℃,提高了降解成本。
此外,现有技术中制备催化剂多采用活性炭、二氧化钛等载体,负载活性物质前均需对载体进行预处理,处理过程会破坏载体原有的孔道结构,影响活性组分的负载,气体的进入等,进而影响转化率和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对苯系VOCs的降解的催化剂,同时提高其降解率、转化率以及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所得催化剂能够在常温下进行催化氧化,完成对苯系VOCs的降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BCN气凝胶,然后将BCN气凝胶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先后负载两种金属,煅烧,得到负载双金属单原子的BCN气凝胶催化剂;先后负载两种金属为先负载贵金属,再负载非贵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2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热阻燃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钳体结构及耳标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