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0331.2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昭;柏会子;郭风华;周海涛;张新军;王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G29/00;A01M7/00;B05B15/25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张保健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肥 一体化 灌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承载车架、一体化混合机构、灌溉供液机构、农药喷洒机构、灌溉喷洒机构,灌溉承载车架上固定安装有三点悬挂架,三点悬挂架位于灌溉承载车架的一侧,本发明在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不仅便于将水肥进行一体化混合之后在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同时在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同时易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对农作物上的枝叶进行农药的喷洒,增加其使用的功能性,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适用于种植规模较小或者种植区域内多块种植面积距离相对较远的种植区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的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现有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在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大多是一套独立的灌溉系统,由压力部、水肥混合部、滴灌部等组成,其中压力部固定安装在田间附近,由水肥混合部将水肥按一定比例混合之后,通过压力部传递给滴灌部,滴灌部一般是由滴灌管或滴灌带组成,滴灌管或者滴灌带大都设置在田间农作物的根茎附近,实现对农作物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现有技术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虽然在水肥灌溉时,具有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滴水部设置在田间的地面上,通过外界的其它设备无法对田间进行松土、除草、断跟等环节,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发育,影响农作物的品质,长期实行水肥一体化易造成根区长期过湿引起根系窒息,大量的水溶性肥料的施用也存在次生盐渍化的风险,而且水肥一体化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大,灵活性较差,不适用于种植规模较小或者种植区域内多块种植面积距离相对较远的种植区域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在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不仅便于将水肥进行一体化混合之后在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同时在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同时易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对农作物上的枝叶进行农药的喷洒,增加其使用的功能性,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适用于种植规模较小或者种植区域内多块种植面积距离相对较远的种植区域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承载车架、一体化混合机构、灌溉供液机构、农药喷洒机构、灌溉喷洒机构;
所述灌溉承载车架上固定安装有三点悬挂架,所述三点悬挂架位于灌溉承载车架的一侧,灌溉承载车架上安装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伞状齿轮一,减速箱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联轴器;
所述一体化混合机构安装在灌溉承载车架上,并位于所述三点悬挂架的一侧,一体化混合机构的部分与伞状齿轮一之间啮合;
所述灌溉供液机构安装在所述灌溉承载车架上,并位于所述一体化混合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灌溉供液机构输入端与一体化混合机构之间连通;
所述农药喷洒机构安装在灌溉承载车架上,并位于所述灌溉供液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农药喷洒机构与所述灌溉供液机构输出端之间连通;
所述灌溉喷洒机构安装在灌溉承载车架上,并位于所述灌溉承载车架的下方,所述灌溉喷洒机构同样与所述灌溉供液机构输出端之间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所述灌溉承载车架包括承载板、多个滚轮座和多个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未经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0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