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转接功能的天馈线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0255.5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孙崇文;宋高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 | 分类号: | H01R13/53;H01R13/533;H01R13/6474;H01R13/6591;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转接 功能 馈线 雷电 电磁 脉冲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转接功能的天馈线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和放电装置,壳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壳体的轴向通孔中的导电体,导电体与外壳的内壁通过绝缘套固定,导电体的第一端与外壳的第一端组成第一接口,导电体的第二端与外壳的第二端组成第二接口;导电体为非对称阶梯式结构,中部铣平形成接触面,放电装置沿壳体的径向贯穿壳体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并与导电体的接触面电连接;导电体的第一端、第二端均采用阶梯式阻抗变换结构。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类型的接口的转接功能,相比常规的、采用统一射频接口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组件而言,在满足雷电电磁脉冲防护需求的同时,为通信装备节约了使用成本和空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电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备转接功能的天馈线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装备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电子信息设备,其作战应用极为广泛,以典型的通信电台为例(结构上主要由天线、天馈线以及收发机等构成),实际作战使用时容易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威胁。雷电电磁脉冲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产生的强电磁脉冲,极易通过通信装备的天线耦合进入通信装备内部的电子模块,从而导致通信装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干扰、性能降级甚至损毁。通常针对上述威胁,采取的防护方法是在连接天线与收发机之间的天馈线上加装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组件,以将电磁脉冲能量泄放到大地,起到保护后端设备的作用。随着通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通信装备采用了推入式的盲配型射频连接器(如BMA连接器),在诸多使用场合中,BMA射频连接器正逐渐替代传统的螺合式射频连接器(如BNC连接器,N型连接器以及TNC连接器),这使得不同类型的射频连接器同时在天线系统中使用。为了匹配不同类型的连接器,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射频转接头进行转接,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转接功能的天馈线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射频连接器同时在天线系统中使用,需要增加射频转接头,导致成本增加和空间占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具备转接功能的天馈线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和放电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壳体的轴向通孔中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与外壳的内壁通过绝缘套固定,导电体的第一端与外壳的第一端组成第一接口,导电体的第二端与外壳的第二端组成第二接口;所述导电体为非对称阶梯式结构,导电体的中部铣平形成接触面,所述放电装置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贯穿所述壳体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并与导电体的所述接触面电连接;导电体的第一端、第二端均采用阶梯式阻抗变换结构。
导电体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形成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为不同类型的射频接口,实现不同类型接口的转接功能。当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经过该产品时,放电装置中的放电元件被击穿,在内导体与壳体间形成通路,由于壳体与大地相连接,因此电磁脉冲能量将泄放到大地,起到保护后端设备的作用。结构上采用了非对称、阶梯式阻抗匹配结构,可使其插入损耗在较宽的工作频带内保持较低值,并且缩短了内导体轴向尺寸,从而减小了整个组件的体积。
所述导电体分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第五阶梯、第六阶梯、第七阶梯和第八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等效阻抗为50Ω,第二阶梯的等效阻抗为50Ω,第三阶梯的等效阻抗为50Ω,第四阶梯的等效阻抗为70Ω-80Ω,第五阶梯的等效阻抗为75Ω-85Ω,第六阶梯的等效阻抗为90Ω-100Ω,第七阶梯的等效阻抗为70Ω-80Ω,第八阶梯的等效阻抗为50Ω。
能够实现的技术指标为:
1)短波频率范围内(3MHz-30MHz),回波损耗优于38dB,插入损耗小于0.1dB;
2)超短波频率范围内(30MHz-300MHz),回波损耗优于28dB,插入损耗小于0.15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0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咪头检测电路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