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0015.5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望龙;詹谦益;吴昆;熊彩虹;顾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东欣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3/00 | 分类号: | C11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油 残渣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萃取剂和甘油残渣混合,得到液相和固相分层混合物;2)将液相和固相分层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粗盐固相和粗甘油液相;3)粗盐固相依次经过热解、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精盐产物;将粗甘油液相进行提纯,得到纯化甘油和萃取剂。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对油脂工业的副产品甘油残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所得产物为甘油和精盐,本发明的产物甘油的纯度可达90%以上,本发明的产物精盐中氯化钠含量可达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脂化工的生产过程中,油脂水解、皂化等工艺除了能够得到脂肪酸、脂肪酸盐、皂粒等产品外,还有约10wt%的甘油甜水。对甘油甜水进行蒸发、脱色、蒸馏进一步处理后,得到大量的甘油残渣。由于甘油精制行业提纯甘油时,加入了盐酸进行酸析除油,后续工序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故残渣中含有大量甘油和氯化钠,回收利用价值高。甘油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粘状液体,热值较高,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润湿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对甘油残渣进行回收利用还可以得到氯化钠,并以此制备工业盐,在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另外,在基础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中,如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制备得到。
专利CN209173398U公开了一种甘油残渣除盐系统,采用薄膜蒸发器、离心机和残渣蒸馏罐等设备,蒸发回收甘油并离心除盐,可减少甘油残渣的生产量,但甘油的收率、甘油纯度、盐的纯度提升有限,且工艺较复杂、能耗较大。
甘油残渣属于危险废物HW08,油脂行业大多将甘油残渣提交至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危废处置单位对固态、半固态的甘油残渣进行焚烧处置,焚烧成本较高,处理成本为约3500-5000元/吨。甘油资源化利用多采用直接蒸馏的方法,综合利用率低,从中回收的甘油产品收率低,副反应多,且未对甘油残渣中的氯化钠进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甘油残渣无法有效资源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萃取剂和甘油残渣混合,得到液相和固相分层混合物;
2)将液相和固相分层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粗盐固相和粗甘油液相;
3)粗盐固相依次经过热解、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精盐产物;将粗甘油液相进行提纯,得到纯化甘油和萃取剂。
本发明的甘油残渣产生于棕榈油水解工艺,甘油甜水经过净化、蒸发、漂白、除盐、蒸馏、压缩后所得残渣,为黑色或棕色粘稠状液体或半固体,呈碱性(pH=13),含有大量甘油、NaCl,少量脂肪酸钠、NaOH、Ca(OH)2、CaCl2等物质。不同工艺的甘油残渣不同,本发明针对的是甘油精制行业产生的甘油残渣。
优选的,这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步骤1)中,萃取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萃取剂为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再进一步优选的,萃取剂为甲醇;使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萃取剂,价格低廉,提纯效果优异,且可实现萃取剂的回收利用,萃取剂的回收率可达88%以上。
优选的,这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萃取剂和甘油残渣的体积质量比为1mL:(1.5-2.5)g;在该范围内,盐与甘油分离效果好,制得的精盐纯度高,产物回收率高。
优选的,这种甘油残渣的处理方法,步骤1)中,萃取剂和甘油残渣混合后进行搅拌,可采用磁力搅拌的形式;进一步优选的,搅拌的时间为5-15min;再进一步优选的,搅拌的时间为8-12min;更进一步优选的,搅拌的时间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东欣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东欣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0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