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9321.7 | 申请日: | 202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谢明;王晟;南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04;E02D5/18;E02D5/34;E02D19/18;E02B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结构 结合 导流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包括:围堰(1)、围堰填土(2)、围护墙、导流管涵(5),其特征在于,围堰(1)设置在河道内,围护墙设置在围堰(1)内,所述围护墙包括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及河床上方的基坑围护墙(4);所述导流管涵(5)在围堰(1)范围内沿河床底面铺设,并穿过围堰(1);所述围堰(1)与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之间为回填的围堰填土(2),所述导流管涵(5)穿过围护墙和围堰(1),与河床上方的基坑围护墙(4)组成过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为地下连续墙或灌注桩及止水帷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采用成孔或成槽方式实施,河床上方的基坑围护墙(4)采用立模现浇方式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涵(5)下方设置导流管涵基座(7),导流管涵基座(7)放置在水平的支承梁板(6)上且与其连接,所述支承梁板(6)承受导流管涵(5)的竖向荷载兼作基坑水平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板(6)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导流管涵基座(7)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基坑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修筑围堰(1),同时安设围堰(1)范围内导流管涵(5),导流管涵(5)穿过围堰(1);
S2、采用成槽或成孔方式施工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并实施基坑范围内管涵支承梁板(6)兼做基坑支撑;
S3、施工导流管涵基座(7),安设剩余导流管涵(5)置于导流管涵基座(7)上方;
S4、立模现浇施工河床上方的基坑围护墙(4),将导流管涵(5)埋置于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并做好导流管涵(5)与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之间的防水处理;
S5、围堰(1)与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之间回填围堰填土(2),贯通导流管涵(5);
S6、在导流管涵(5)通水的情况下,按正常基坑施工步序开挖并回筑结构;
S7、结构回筑完成,凿除或挖除河床下方的基坑围护墙(3)及河床上方的基坑围护墙(4)、导流管涵(5)、支承梁板(6)、导流管涵基座(7)、围堰(1)、以及围堰填土(2),河道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93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