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4165.5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5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頔;胡堃;谢建;胡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F28F9/22;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上升 余热 高效 回收 系统 工艺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系统包括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冷却水供应单元、蒸汽回收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
所述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荒煤气上升管、折流板、夹套,所述夹套为筒状,套设在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上,所述夹套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之间形成环状的密闭腔体,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中,所述夹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密闭腔体相连通的入口管和出口管;
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入口管相连,用于向所述密闭腔体输送冷却水;
所述蒸汽回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出口管相连,用于回收所述密闭腔体内产生的蒸汽;
所述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能够将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三管道还与所述蒸汽回收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为收缩型荒煤气上升管,所述收缩型荒煤气上升管的管体为空心管体,且呈圆台结构;
所述夹套为直筒状;
和/或,所述折流板为螺旋折流板,所述螺旋折流板沿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从下至上呈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内侧面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的管体外壁贴合,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夹套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包括水箱、水泵、调节阀,所述水箱用于存储冷却水,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相连,用于将水箱中的冷却水输送向所述密闭腔体,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输送向所述密闭腔体的冷却水流量;
和/或,所述蒸汽回收单元包括蒸汽罐、第一蒸汽回收管道,所述蒸汽罐通过第一蒸汽回收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入口管的一端、第三管道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的冷却水出口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出口管的一端、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蒸汽回收单元的蒸汽入口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冷凝水排出单元,所述冷凝水排出单元与所述蒸汽回收单元中的蒸汽回收管路相连,用于将所述蒸汽回收单元的蒸汽回收管路中产生的冷凝水排出;
和/或,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的出口处荒煤气的温度。
8.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过荒煤气上升管的过程中,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根据余热回收工况和保温防结焦工况分别对荒煤气余热进行回收,所述余热回收工况为当荒煤气上升管上端出口排出的荒煤气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保温防结焦工况为当减小冷却水流量,但荒煤气温度无法稳定高于预设温度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41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