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阀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11523.7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郝玉祥;贾小龙;亢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2 | 分类号: | C21B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付丽丽;袁文婷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阀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热风阀的阀盖和阀体的下方分别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形成操作平台,将阀盖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将与阀体配套的第一配套法兰和第二配套法兰依次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分别与第一预制热风短管和第二预制热风短管进行焊接固定,分别得到第一法兰短管组合和第二法兰短管组合;将热风阀放置在操作平台上,使阀体上的第一自身法兰的法兰面朝上,并保持第一自身法兰处于水平状态,将第一法兰短管组合置于第一自身法兰上。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焊接变形、连接时出现强力对口现象、以及由于热风阀安装空间狭小,影响安装进度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安装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热风阀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热风阀是热风炉送风管系统的关键设备,应用在热风炉炉体与热风主管道之间的支管上,有切换热风输送的作用。在热风炉送风期,热风阀打开,在热风炉燃烧期,热风阀关闭,使热风炉和热风管道隔离开。热风阀长期承受烘烤,温度高达1100℃~1350℃,是高炉设备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设备之一。在安装工况下,控制好热风阀、传动架的安装质量,避免法兰不同心,不平行,法兰垫片安装不准确,受压不均匀现象;避免焊接变形,出现强力对口及反口现象;避免阀门和传动架倾斜现象;对热风系统的安全、高效、长寿非常重要。
传统的热风阀门安装顺序是:先安装管道,在管道上安装法兰,然后吊装阀门,加垫片,阀门与法兰连接。传统安装方法容易产生焊接变形,连接时出现强力对口现象;也容易因操作不规范使得阀门安装倾斜或与法兰接触不严发生泄露现象。再者由于热风阀安装空间狭小,阀门形体大,造成作业人员施工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耗费大量的机械和人工,影响安装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阀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焊接变形、连接时出现强力对口现象、阀门安装倾斜或与法兰接触不严发生泄露现象、以及由于热风阀安装空间狭小,阀门形体大,造成作业人员施工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耗费大量的机械和人工,影响安装进度,增加施工成本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阀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热风阀的阀盖和阀体的下方分别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形成操作平台,将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将与所述阀体配套的第一配套法兰和第二配套法兰依次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分别与第一预制热风短管和第二预制热风短管进行焊接固定,分别得到第一法兰短管组合和第二法兰短管组合;
将所述热风阀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使所述阀体上的第一自身法兰的法兰面朝上,并保持所述第一自身法兰处于水平状态,将所述第一法兰短管组合置于所述第一自身法兰上,将所述第一自身法兰与所述第一配套法兰进行固定连接,完成所述热风阀一侧法兰短管安装;
将完成一侧法兰短管安装的热风阀吊离第二支架后翻转180°,利用所述第一预制热风短管和所述第一支架作为所述热风阀的支撑,将所述阀体上的第二自身法兰的法兰面朝上,并保持所述第二自身法兰处于水平状态,将所述第二法兰短管组合置于所述第二自身法兰上,将所述第二自身法兰与所述第二配套法兰进行固定连接,完成所述热风阀另一侧法兰短管安装;
将完成另一侧法兰短管安装的热风阀作为待安装热风阀,并确定所述热风支管弹簧支座、螺纹支座和所述待安装热风阀的安装位置;
将所述待安装热风阀吊装至安装位置,将所述待安装热风阀上的第一预制热风短管和第二预制热风短管分别与热风出口处的短节和待连接管路进行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阀盖的吊耳位置下,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阀盖上的传动装置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1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