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1381.4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张莉;潘彦全;王哲钰;刘志强;刘璇;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鲁艳萍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逆变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逆变器系统中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参数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饱和导通压降;其中,所述损耗参数包括功率开关器件的工作结温、集电极电流、集射极电压、反向恢复损耗、关断损耗和开通损耗;
根据所述损耗参数、所述饱和导通压降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数量,计算逆变器系统的系统损耗;
根据所述逆变器系统中负载电机的三相电感等效模型、三相互感等效模型和三相电阻等效模型,构建所述负载电机的负载等效模型;
基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所述损耗参数、所述系统损耗和所述负载等效模型,构建所述逆变器系统的系统仿真模型;
基于固定调制波频率,运行所述系统仿真模型,确定逆变器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损耗参数、所述饱和导通压降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数量,计算逆变器系统的系统损耗,包括:
根据所述损耗参数的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损耗,确定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耗,以及二极管损耗;
将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耗和所述二极管损耗之和作为单个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值;
根据单个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值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数量,计算逆变器系统的系统损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逆变器系统中负载电机的三相电感等效模型、三相互感等效模型和三相电阻等效模型,构建所述负载电机的负载等效模型,包括:
针对每一转速段,分别构建该转速段下所述逆变器系统中负载电机的三相电感等效模型、三相互感等效模型和三相电阻等效模型;
根据该转速段下的三相电感等效模型、三相互感等效模型和三相电阻等效模型,构建该转速段下,所述负载电机的等效模型组成结构;
对各转速段下的所述等效模型组成结构进行整合,得到所述负载电机的负载等效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所述损耗参数、所述系统损耗和所述负载等效模型,构建所述逆变器系统的系统仿真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功率开关器件、所述损耗参数和所述系统损耗,确定所述逆变器系统的智能功率单元;
向所述系统仿真模型中输入调制波频率信号,采用恒压频比算法,根据所述调制波频率信号,确定控制电压;
采用脉宽调制算法,通过所述控制电压控制所述系统仿真模型中的智能功率单元运行,获得驱动所述负载等效模型运行的三相电流;
根据所述智能功率单元、所述控制电压、所述负载等效模型和所述三相电流,构建所述逆变器系统的系统仿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逆变器效率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负载电机的扭矩与所述三相电流的电流有效值之间的扭矩-电流值对应关系,所述负载电机的电机转速与所述三相电流的电流频率之间的转速-电流频率对应关系,以及逆变器效率与所述三相电流的电流参数之间的效率-电流参数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电流参数包括所述三相电流的电流有效值和电流频率;
根据所述扭矩-电流值对应关系、所述转速-电流频率对应关系和所述效率-电流参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逆变器效率与负载电机的性能参数之间的效率-性能参数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负载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负载电机的扭矩和电机转速;
根据所述效率-性能参数对应关系,绘制所述逆变器效率的效率MA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固定调制波频率,运行所述系统仿真模型,确定逆变器效率,包括:
基于固定调制波频率,运行所述系统仿真模型,确定所述系统仿真模型的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
扫描偏置电压,确定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下的逆变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13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