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4446.2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健华;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E04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赵崇智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号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基本思路是在墙柱施工过程中,在下层或者是地下室筏板中,相邻墙柱靠墙侧沿墙宽度方向插入若干根竖向钢筋,下层浇筑完成后,绑扎上层钢筋时,从下向上用短钢筋与插入的钢筋焊接好,缠绕密目钢丝网,完成后再将墙边,即柱两侧的网片用开口箍对拉,两侧开口箍对焊,并与拦截网片点焊在一起形成整体拦截体系,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柱子高标号混凝土,然后浇筑两侧相邻墙体混凝土,浇筑到1/2层高处停歇一段时间,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上层的混凝土。通过采取该项技术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拦截不同标号的墙柱混凝土,保证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节省工程造价,地下室和地上部分剪力墙和扶壁柱设计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这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墙柱尺寸较大、层高较高的情况下,处理起来更为麻烦。传统的施工处理措施是在柱子的两侧靠墙处用钢丝网拦截,该方法往往会因为施工过程中钢丝网受挤压破裂造成混凝土标号无法保证,影响施工质量。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钢丝网拦截的加固处理措施并辅以合理的浇筑方法保证墙柱混凝土标号符合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标号混凝土墙柱混合施工时,钢丝网受挤压破裂造成混凝土标号无法保证,影响施工质量,而提出的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尤其是墙柱混凝土标号不同时墙柱交接处混凝土拦截处理技术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a、在下层结构或筏板施工时,于墙柱交接处靠墙侧插入若干根的竖向钢筋;
b、沿竖向钢筋从下到上焊接短钢筋支撑,并缠绕高强密目钢丝网,形成拦截网片;
c、两侧拦截网片用开口箍拉结,两侧开口箍搭接焊接,开口箍间距小于等于200mm;
d、浇筑墙柱混凝土时,先浇筑结构柱高标号混凝土,然后浇筑两侧墙体混凝土,浇筑到1/2层高时,待混凝土沉实后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优选的,在下层顶板或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前,插入竖向钢筋,插入方式与墙柱插筋相同。
优选的,所述拦截网片处设置有开口箍,两侧开口箍搭接焊接,形成整体混凝土拦截体系。
优选的,步骤d浇筑墙柱混凝土时,浇筑到1/2层高时等待1-1.5 小时,待混凝土沉实后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开口箍间距为100-200mm。
优选的,步骤a中在下层结构或筏板施工时在墙柱交接处靠墙侧插入2-3根直径大于等于18mm的竖向钢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钢筋网片隔离以及开口箍对焊加固的方式拦截墙柱两侧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并辅以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墙柱两侧混凝土隔离措施不到位,墙柱混凝土相互渗漏的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标号混凝土墙柱的施工方法中密目钢丝网与竖向对焊开口箍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构柱,2、短钢筋支撑,3、竖向对焊开口箍,4、竖向钢筋,5、混凝土墙,6、密目钢丝网,7、柱筋,8、墙体钢筋,9、竖向拦截网片,10、下层墙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4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狂躁症患者束缚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