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1607.2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拾音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3/14;B32B3/22;B32B7/12;B32B5/02;B32B15/18;B32B15/14;B32B3/08;B32B9/00;B32B9/04;B32B33/00;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尊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54 | 代理人: | 赖林东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区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学 材料 复合型 隔声板 | ||
1.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型隔声板由胞元单元结构(1)呈矩形排列连接组成,每个胞元单元结构(1)包含微穿孔板(2)、吸声材料层(5)和声学超材料板(6),吸声材料层(5)和微穿孔板(2)呈三明治夹层结构,所述的胞元单元结构(1)之间采用固定密封连接,从而形成复合型隔声板;
所述复合型隔声板包括由上向下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层为微穿孔板(2)和吸声材料层(5),所述的吸声材料层(5)覆在微穿孔板(2)的内侧,所述微穿孔板(2)与吸声材料层(5)胶连在一起且微穿孔板(2)上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的通孔;所述声学超材料板(6)在第二层,第二层的每个网格中均设有胞元单元结构(1),所述的胞元单元结构(1)呈矩形分布,所述声学超材料板(6)包括矩形弹性薄膜(4)和四个矩形质量块(3),所述矩形弹性薄膜(4)与相邻胞元单元结构(1)中的矩形质量块(3)胶粘连接,所述四个矩形质量块(3)平均分布在弹性薄膜(4)两侧,其中矩形质量块(3)的长边与弹性薄膜(4)的短边平行且距离为1.5mm,并处中心位置;所述声学超材料板(6)的底部设置和第一层相同的微穿孔板(2)和吸声材料层(5),所述第三层吸声材料层(5)和微穿孔板(2)与第一层的微穿孔板(2)和吸声材料层(5)关于中间声学超材料板(6)上下对称;
即复合型隔声板从上至下依次为微穿孔板(2)、吸声材料层(5)、声学超材料板(6)、吸声材料层(5)和微穿孔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2)的厚度为0.5mm,其穿孔率为40~50%,微穿孔板(2)的通孔孔径为2~4mm,材料为普通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层(5)的吸声材料为吸声棉,吸声材料层(5)的厚度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弹性薄膜(4)为硅胶薄膜,所述声学超材料板(6)的尺寸为长为30mm,宽为15mm,厚度为0.1~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隔声板可根据实际空间尺寸由若干个胞元单元结构(1)组装而成,则矩形弹性薄膜(4)的尺寸也可以按实际空间尺寸定制而成,相邻胞元单元结构(1)上的微穿孔板(2)之间需缝焊连接,其吸声材料层(5)采用胶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复合型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质量块(3)其长为12mm,宽为6mm,厚为1~2mm,材料为普通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拾音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拾音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16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