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信产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01212.2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伍运珍;钱爽;关迎晖;喻琦;石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 产品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信产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获取用户的需求描述信息,并根据需求描述信息在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匹配目标属性,该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包括历史电信产品的属性;再对目标属性进行关联分析以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并根据目标属性与约束关系生成新的电信产品。该方案中能够基于历史电信产品的属性匹配用户需求,自动设计、生成新的电信产品,有效降低电信产品生成的人工成本,缩短其迭代周期,提升电信产品的生成效率;而且在生成电信产品的过程中,在显性的属性外还充分考虑了属性间隐性的约束关系,使得生成的电信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也保证了电信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信产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信产品是以运行在不同硬件、云平台上的,以电缆、无线、光纤或其他电磁系统为基础设施,通过传送、发射和接收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其他信号为手段所提供的服务。电信产品可以基于不同属性构成,如电信产品所应用的基础设施,电信产品部署的位置,电信产品提供服务的手段等。
目前,电信产品通常依赖于业务人员对用户需求的预测以及对产品的理解进行设计,但是用户需求通常复杂且变化较快,使得电信产品生成的人工成本高、迭代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信产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电信产品的设计生成中人工成本高、迭代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信产品生成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用户的需求描述信息;基于需求描述信息在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匹配目标属性,电信产品属性库包括历史电信产品的属性;对目标属性进行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根据目标属性与约束关系生成电信产品。
可选地,基于需求描述信息在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匹配目标属性,包括:对需求描述信息进行关键词获取,获取需求关键词;根据需求关键词在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匹配目标属性。
可选地,对目标属性进行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包括:获取目标属性对应的目标历史电信产品;根据目标历史电信产品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
可选地,目标属性包括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根据目标历史电信产品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包括:确定第一目标属性对应目标历史电信产品的第一集合,以及第二目标属性对应目标历史电信产品的第二集合;根据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
可选地,根据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包括:在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存在交集,且第一集合包含于第二集合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为依赖关系。
可选地,根据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包括:在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不存在交集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为互斥关系。
可选地,根据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包括:在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存在交集,且第一集合不包含于第二集合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属性、第二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为并列关系。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信产品生成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需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需求描述信息;属性匹配模块,用于基于需求描述信息在电信产品属性库中匹配目标属性,电信产品属性库包括历史电信产品的属性;约束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属性进行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属性间的约束关系;产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属性与约束关系生成电信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