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6805.0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2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兵;胡润逸;田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奇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23/08;C08K5/3437;C08K5/06;C08K5/11;C08K5/13;C08K3/30;C08K3/16;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0 | 代理人: | 夏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25 无毒 b1 阻燃 烯烃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涉及聚烯烃材料技术领域。该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包括聚烯烃原材料,所述聚烯烃原材料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基础树脂35‑42份;三氧化二锑0.1‑1份;磷酸二氢铝0.1‑2份;乙二醇丁醚0.1‑2份;石英0.1‑3份;阻燃剂35‑40份;润滑剂1‑2份;抗氧化剂2‑3份;相溶剂1‑2份。该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通过在燃聚烯烃材料中添加抗氧化剂,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以提升燃聚烯烃材料的稳定性能,使得该材料在125摄氏度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的进行使用,使其不会散发污染物,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使用者可以安心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
背景技术
聚烯烃塑料是通用塑料的一种,它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POE、EVA、MMA等高级烯烃聚合物。聚乙烯(PE)又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烯烃塑料即烯烃的聚合物,是一类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以聚乙烯、聚丙烯最为重要。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在汽车上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并有逐步扩大之趋势。
现有技术中的阻燃聚烯烃材料,其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卤素物质在其中,在高温环境下,阻燃聚烯烃材料中的卤素物质会有一定的散发,导致阻燃聚烯烃材料存在的毒性,从而导致阻燃聚烯烃材料存在的一定的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125℃无卤无毒超B1级阻燃聚烯烃材料,包括聚烯烃原材料,所述聚烯烃原材料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
基础树脂35-42份;三氧化二锑0.1-1份;磷酸二氢铝0.1-2份;乙二醇丁醚0.1-2份;石英0.1-3份;阻燃剂35-40份;润滑剂1-2份;抗氧化剂2-3份;相溶剂1-2份。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乙氧基喹33-65份、叔丁基羟基茴香醚2.1-3.2份和纯净水20-30份,且抗氧化剂存储的温度低于3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相溶剂由聚烯烃共聚物、马来酸酐和有机锡化合物混合制成,且聚烯烃共聚物、马来酸酐和有机锡化合物的质量占比为1:2:1。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由高油酸豆油、白石油和聚氯乙烯树脂混合而成,且高油酸豆油、白石油和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占比为1:1:2。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由柠檬酸、硫酸铵、渗透剂、氯化镁和间苯二酚混合制成,且柠檬酸、硫酸铵、渗透剂、氯化镁和间苯二酚的质量占比为15:1:1:1:2。
优选的,所述乙二醇丁醚中混合有氯化钠,且1kg中的乙二醇丁醚中添加有3-4g的氯化钠。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铝中混合有氯化铝,且磷酸二氢铝和氯化铝在油温65-75摄氏度的油温下进行混合加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三氧化二锑中混合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矽,且三氧化二锑、碳酸钙和二氧化矽的混合物的粒径低于120微米,在聚烯烃原材料制备的过程中,三氧化二锑、碳酸钙和二氧化矽的混合物需加热20-30min,加热温度为125-135摄氏度,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
优选的,所述基础树脂为有机硅树脂,且有机硅树脂中添加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且有机硅树脂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混合时,需进行10分钟以上的搅拌混合,且搅拌速度大于7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奇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奇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6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