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设备及基站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5054.0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锥;陈扩松;陈力;林波;陈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2;H04W16/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协同 组网 容量 覆盖 联合 优化 方法 设备 基站 | ||
1.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智能控制体Agent设置在微基站中,所述智能控制体Agent获取实时的网络状态的变化;
将功率参数和期望优化的目标作为所述智能控制体Agent的输入值进行FQLC的优化学习处理,具体为:
S1、所述智能控制体Agent将输入参数根据约定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后,激活相应的模糊规则;
S2、利用Q学习控制模块中的Q值函数表,对每条模糊规则进行动作的选择,完成模糊推理的过程;
S3、根据约定的去模糊化方法输出调整动作值,将所述调整动作值作用于所述微基站,进行功率调整;
S4、比较功率调整前后的网络状态得到网络衡量指标,将所述网络衡量指标作为奖惩汇报值,用于所述Q学习模块的Q值表的更新;
S5、重复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通过向量s衡量:
s=[Power SEcenterSEedge];
其中,Power为微基站功率,SEcenter为网络平均频谱效率,SEedge为边缘频谱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利用Q学习控制模块中的Q值函数表,对每条规则进行动作的选择时,选择具有最大Q值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利用Q学习控制模块中的Q值函数表,对每条规则进行动作的选择时,以概率P选择可选的动作,以概率1-P进行已有知识的利用与学习,来选择具有最大Q值的动作;同时,当功率低于最低功率门限时,选择增加功率的动作,功率高于最高功率阈值时,选择降低功率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衡量指标SQ如下:
SQ=SEcenter+ωSEedqe;
其中,ω为边缘频谱效率相比于平均频谱效率在网络状态质量中的权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权重因子ω的值为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衡量指标SQavg如下:
其中,N为每个微基站的相邻基站数量,SQi为第i个相邻基站的网络衡量指标,SQi如下:
SQi=SEcenter,i+ωSEedge,i;
其中,ω为边缘频谱效率相比于平均频谱效率在网络状态质量中的权重因子,SEcenter,i为第i个相邻基站的网络平均频谱效率,SEedge,i为第i个相邻基站的边缘频谱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密集宏微协同组网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Q学习控制模块中的Q值函数表,对每条规则进行动作的选择,完成模糊推理的过程,具体为:
获取每条模糊规则的真实度ai(s):
其中,为向量s的第j个变量对应到模糊规则i上时模糊标识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取值,sj为输入向量的第j个变量,N’为输入向量的变量数量;
将加权和a作为模糊调整动作值,公式如下:
其中,ai为模糊规则i在Q学习控制模块下进行的动作选择,N”为模糊规则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50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语音通话的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