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料编码生成方法、识别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5048.5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商丽梅;高涛;宋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26 | 分类号: | G06F40/126;G06F40/242;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编码 生成 方法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编码生成方法、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物料编码方法包括:获取待编码物料的品类、品类参数特征属性及所述品类参数特征对应的属性值;根据上述信息按照预定义物料标准进行编码生成第一物料编码,获取预设映射规则,所述预设映射规则定义用户材料字典和预定义物料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所述预设映射规则,根据第一物料编码生成第二物料编码,本方法生成的物料的唯一识别编码,为建筑领域提供了物料数据标准框架、数据标准参数化定义、编码规则及一套开放的维护体系,解决了行业内部物料分类和物料品类的解耦,实现跨行业、跨企业、跨岗位物料编码的统一性和唯一性,打破各自编码的界限,实现物料数据信息的统一和共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编码生成方法、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发展以及岗位之间协同频率增加,建筑行业物料信息分类由于行业或企业组织管理诉求差异,造成分类差异,且由于各个岗位、企业、行业之间对物料信息的描述颗粒度存在较大差异,对物料信息的编码规则不统一,导致物料信息描述和物料编码不一致,进而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很难有一套分类标准既要满足组织差异带来的分类不统一、还要满足物料信息统一描述和物料编码唯一,因此如何通过一套编码机制能够对物料信息统一语言,打破不同岗位、企业、行业之间各自编码的边界,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编码生成方法、识别方法和装置,用于统一物料信息数据,打破不同岗位、企业、行业之间各自编码带来的差异,实现信息数据有效共享。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编码生成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待编码物料的品类、品类参数特征属性及所述品类参数特征对应的属性值;根据所述品类、所述品类参数特征属性和所述属性值,按照预定义物料标准进行编码,生成第一物料编码,所述第一物料编码包括品类编码和属性编码;获取预设映射规则,预设映射规则定义用户材料字典和所述预定义物料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所述预设映射规则,根据所述第一物料编码生成第二物料编码。
其中,所述第一物料编码为行业内物料编码,所述第二物料编码为企业内物料编码。
可选的,所述用户材料字典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名称、型号和规格等。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预设映射规则,包括:根据所述品类参数特征属性和所述用户材料字典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信息,生成所述预设映射规则。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品类编码包括:品类码标识和至少一个自然顺序码;所述属性编码包括属性项码和属性值码。
进一步地,所述属性项码对应以下至少一种属性项:品种、牌号、直径、抗拉强度、材料;所述属性值码对应以下至少一种属性值:涂层材质、类型、用途、性能、定尺长度、交货状态。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物料编码包括分类编码、品类编码和属性编码;所述分类编码包括:一级大类编码和二级子类编码,所述二级子类编码是所述一级大类编码之下的一个层级,所述品类编码包括品类码标识和至少一个自然顺序码,所述属性编码包括属性项码和属性值码。
其中,所述分类编码由分类码标识和4位自然顺序码表示;所述4位自然顺序码的第一和第二位自然顺序码表示所述一级大类编码,第三和第四位自然顺序码表示所述二级子类编码。
可选的,所述分类码标识为GA,所述品类码标识为GB。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编码的一种结构表示为:
X1+4+X2+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5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