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9843.3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5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赖学金;尚卫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金汽车产品(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0 | 分类号: | B21D45/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赵黎虹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冲压 模具 脱模 牵引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吸附组件、底壳、转轴座和安装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牵引箱,所述牵引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抽气泵;通过吸盘等间距安装在牵引箱的底部,并且通过波纹管和硅胶带对吸盘进行安装,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一组吸盘都可以与产品的表面接触,从而对产品进行稳定的吸附固定,避免在脱模过程中产品脱落出现损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脱模牵引过程中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划痕等损伤,可以适用于后期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产品进行脱模,大大提升了冲压模具后期脱模的效果,还可以令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半自动脱模,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还可以提升冲压模具整体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脱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生产制造时,为了对较为复杂的钣金件进行生产,需要采取冲压加工的方式对金属件进行冲压加工,通过两组冲压模具对钣金件施加一定的压力后,将金属元件压制成特殊形状的钣金件,而传统的冲压模具在制造后无法主动进行钣金件的脱模牵引,需要人工借助机械设备进行钣金件的牵引,从而降低了冲压模具在脱模时的效率,并且传统的冲压模具脱模设备在对钣金件进行牵引时稳定性不够理想,对于形状复杂表面不够平整的钣金件,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掉落的情况,进而会对钣金件造成损坏。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用于代替人工对冲压模具内部的产品进行全自动脱模牵引,从而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人力,并且可以保证钣金件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钣金件掉落出现产品损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吸附组件、底壳、转轴座和安装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牵引箱,所述牵引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一端延伸至牵引箱顶部的抽气管;所述底壳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于底壳内部的底部一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顶部安装有延伸出底壳顶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环绕安装有皮带轮;所述转轴座包括转盘,所述转轴座安装于底壳的顶部,所述转盘与转轴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转盘的底部一侧通过轴架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底部与底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两侧等间距安装有两组推杆;所述安装架包括气动杆,所述气动杆的一端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气动杆的底部一侧安装有U形设计的垫块,所述气动杆的一端与吸附组件的一侧连接;
所述牵引箱的内部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且连通管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五组进气口,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延伸至牵引箱的底部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侧面安装有硅胶带,且硅胶带的两端与相邻两组吸盘连接;
所述皮带轮的内侧等间距开设有齿块,且皮带轮的内壁分别与转轴座和驱动轴的外侧接触;
所述转轴座包括中间轴和底座,所述底座和中间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中间轴的顶部与转盘固定。
优选的,所述牵引箱内部的顶部等间距安装有四组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侧通过螺栓与牵引箱内部的顶部内壁连接,且卡扣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中空管制成的环形金属环,且固定环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杆与气动杆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冲压模具的脱模牵引结构,其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带动驱动轴使皮带轮滚动,皮带轮拉动转轴座以及顶部的组件进行转动,使得吸附组件在安装架的带动下转动,并且通过气动杆对吸附组件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吸附组件移动至产品的正上方;
第二步:通过四组推杆的收缩带动安装架和吸附组件垂直下降,使得吸盘与产品的顶部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通过波纹管使吸盘可以与产品表面不平整的多个表面接触,抽气泵通电后对连通管中抽气,使得吸盘中的空气从波纹管抽出,通过吸盘内部的负压吸引产品,使得产品固定在吸附组件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金汽车产品(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学金汽车产品(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9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换液式多细胞共培养模拟失重实验装置